契约与委托——对洛克社会契约思想的再思考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常将洛克的《政府论》看作是自由主义政治理念的经典表述,把其中所表达的政府理论归结为典型的契约理论。即认为洛克政府理论的核心在于契约是建立政府的根据,或者说政府来源于人们之间的契约,在契约基础上的政府应是有限政府,要为个人权利服务。这表明了契约在洛克政治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洛克为保护个人权利、避免霍布斯式的专制主义而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然而这些观点或多或少都忽略了洛克社会契约理论的另一个方面——委托,很大程度上将契约与委托混为一体,没有给予委托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委托是洛克社会契约理论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显示了洛克社会契约理论的独特之处,因此是不能被还原为契约的。
   在洛克的契约理论中,他既反对君权神授、绝对专制主义,也反对彻底的平等主义,反对人们对自己的完全统治。洛克思想的这种两面性是通过契约与委托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中隐含着契约与委托的张力,这种张力反映了洛克思想的复杂性。因此仅仅将洛克的政治哲学归为社会契约是不够的,离开委托讨论他的契约思想是不全面的。
   本文认为洛克的契约理论要避免绝对专制主义与彻底平等主义两个极端,洛克通过在契约基础上提出的委托理论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契约与委托的双重关系,洛克论述了政治社会和政府的建立,在绝对专制主义与彻底平等主义间寻求平衡。既要树立政府的权威,为人们服从政府寻找有力根据,也要维护人们的基本权利,防止政府对人民的暴政和侵害。而且本文认为,洛克通过契约与委托的关系,更强调的是政府的权威和人们服从合法政府的义务。因为合法政府是人们权利保障的基础,只有在合法政府中,人们订立契约和进行委托的目的才能实现。委托既是在契约基础上进行的,又是对契约必要的补充。当人们把权力委托给政府后,政府就具有了最高的权威,人们就有义务服从它。因此,洛克的思想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激进,而是有着复杂性的,这种复杂性正是洛克保守自由主义的主要特征。
其他文献
《老子》首章云道不可说,却标出有无,作为孕育天地万物的本始。王弼以解《老》的方式阐述其思想,“立论以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庄子》承继《老子》的“道”,开展老子思想的义理,将老子思想的超越意义向生命深处进一步加以推展。郭象以注《庄》的方式将这种超越意义发展为“独化”。从《老子》到《庄子》,从《老子注》到《庄子注》,从本无到独化,从无为到逍遥,从王弼到郭象,昭示着魏晋学人自我反思、自我认同和自我理解
学位
知识分子问题既是鲍曼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中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鲍曼一生都在思考和不断深化的主题。本文旨在对鲍曼思想中的知识分子角色问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集中分析这些角色形成的可能性条件以及转换的因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阐释者的角色只是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的回应策略之一,阐释者的角色并不是知识分子后现代状况下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他们的这种角色仍有很多的困惑,需要去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鲍曼对知识
学位
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马尔库塞提出了建立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设想。他基本上认同弗洛伊德关于文明的发展以人的本能被压抑为代价的观点,即认为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人类的爱欲被压抑的历史。但是他对弗洛伊德关于解放爱欲终将颠覆文明的悲观论点持否定态度,提出了一种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为了论证这种可能性,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相应的概念:“额外压抑”和“操作原则”。他认为最重要的在于区分
学位
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社会主义者试图以社会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生态危机,要为克服人类生存危机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生态社会主义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理论学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绿色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佩珀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代表了这一新的变化。  佩
学位
雅斯贝尔斯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对现代人的”生存”高度关注,并对其“生存”处境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即研究“生存”,并实现人的自由“生存”。他的“生存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存”的哲学,主要是对人的自由和人的“超越存在”的研究。“生存”一方面要求突出于实在世界,自由地以自身为起源。用“记号”标明“生存”,就是“生存”澄明自身起源的方法。另一方面“生存”又以“超越存在”作为自身自由的根
学位
唐纳德·吉利斯现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与数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概率基础、逻辑哲学与数学哲学,对概率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余年。  吉利斯最初受教于拉卡托斯和波普尔门下,一开始极度热衷于概率哲学中的客观主义,但随后与主观学派的交往慢慢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观点,他个人关于概率的思想已从极端的客观主义立场转变到了多元主义立场。而与“后凯恩斯”学派的思想交流对吉利斯的影响也极为重大,他在他
学位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拒斥是现今哲学家共同承认的,但是对于马克思究竟在何种意义及程度上批判和拒斥了形而上学,人们对此的理解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些关注马克思的学者们,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而且还遮蔽了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批判、拒斥和超越的真实意蕴。分析马克思对形而上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根源批判(即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可以明确马克思究竟是如何立足于
学位
卡尔·柯尔施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哲学界正漫延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那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针对这一倾向,柯尔施以其深邃的独创性发表了他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并于1923年发表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来系统阐述这一问题。在80年后的21世纪,柯尔施提出的这一问题又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对“马克思主义和哲
关于“鬼”的最初观念应起源于殷商时期,盖鬼字之可考者最早见于甲骨文。在较早期的文本如《尚书)》、《礼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鬼”在三代社会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而当周朝确立成熟之礼制时,“鬼”更是与天神、地示鼎足而立,各占世界之一角。  平王迁都以后,礼制渐渐崩坏。“鬼”之角色与地位亦开始发生变化。战国末期时,“鬼”较三代已迥异。  约二百年后,东汉的张陵在蜀中建立之五斗米道,乃道教之发端,五斗米道亦
学位
这篇文章主要想处理在王阳明哲学中最具争议的命题:“知行合一”真正意指?  文章的第一部分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些有关“知行合一”的背景资料,包括在宋明时期有些哲学家已提出类似“知行合一”的思想,还有知行合一提出的宗旨及朱熹的“知行”观。  第二部分集中分析“知行合一”中的“知”和“行”。在宋明时期大多数的学者都以“知”为“知识”,包括“德性之知”及“闻见之知”;而“行”则指“践行”。我认为王阳明“知行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