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性灵说”探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灵说”作为一种美学主张,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发端于南朝,最早由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里提出并使用。后经历代的阐述和完善,最终被清代的袁枚等人发展成一种灿然完备的理论学说。作为开源发流之功,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入手,探究刘勰是如何使用“性灵”,又是如何阐述“性灵说”独特美学价值的。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追本溯源,从“性灵”概念入手,分为三节。第一节从语义学角度考证“性灵”二字的历来含义。分别从“性”、“灵”、“性灵”两字合用等不同层面,具体考察明辨;第二节是纵向溯源,从纵向历史层面,考察先秦至魏晋时期“性灵说”是如何接受本土思想的影响、演化;第三节是横向溯源,主要从文人活动和南朝社会风貌角度,探究“性灵说”如何演绎。第二章:深入《文心雕龙》文本,看刘勰如何阐述“性灵说”。本章分二节。第一节刘勰“性灵说”内涵,探究刘勰如何从陆机“缘情说”和佛教“心性论”提炼整合“性灵说”;第二节,刘勰“性灵说”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审美表现。这一节又分三小节。分别从才、性、情等角度揭示刘勰“性灵说”的灵感美、自然美、真情美。第三章:刘勰“性灵说”的独特性及其后世影响。分二节。第一节,刘勰“性灵说”的独特性,主要从理性与感性相统一、通与变相统一、丰富性三方面揭示其独特性;第二节,刘勰“性灵说”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从唐宋、明清时代考察“性灵说”的发展演变情况。
其他文献
博览会的产生和发展直观地展示了近代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诸方面的深刻变化。博览会在近代社会转型中具有标志性,给近代中国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代天津是
<正>近几年,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深基坑管井降水利用较为普遍。一些深基坑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降水井的设置数量、深度均可以满足要求,但容易忽视降水深度范围内土层工况对降水
阅读课是一种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语文”学科的延伸。它所开展的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小班,即是指较小班额。西方对小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内容。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它实施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
大学合并是世界高教史上的常见现象。21世纪初日本的大学合并,主要发生在国公立尤其是国立大学之间,而且合并现象越来越多;合并的理论模式有16种,实际发生的有6种,其中主要是
在通识教育理念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方面对英国文学课程予以优化,使其更好地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博雅情怀。
512地震距今已有四年之久,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因地震受伤的肢残儿童目前的学习和生活己基本步入正轨。但随着心理援助“热潮”的退减,多数肢残儿童情感方面敏感、脆弱和焦虑
液化石油气中C4馏分是合成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的重要原料。液化石油气如果脱硫操作不彻底,将导致合成的甲基叔丁基醚中含有大量的硫,最终引入汽油,导致汽油中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演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增幅逐年增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