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灵说”作为一种美学主张,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发端于南朝,最早由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里提出并使用。后经历代的阐述和完善,最终被清代的袁枚等人发展成一种灿然完备的理论学说。作为开源发流之功,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入手,探究刘勰是如何使用“性灵”,又是如何阐述“性灵说”独特美学价值的。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追本溯源,从“性灵”概念入手,分为三节。第一节从语义学角度考证“性灵”二字的历来含义。分别从“性”、“灵”、“性灵”两字合用等不同层面,具体考察明辨;第二节是纵向溯源,从纵向历史层面,考察先秦至魏晋时期“性灵说”是如何接受本土思想的影响、演化;第三节是横向溯源,主要从文人活动和南朝社会风貌角度,探究“性灵说”如何演绎。第二章:深入《文心雕龙》文本,看刘勰如何阐述“性灵说”。本章分二节。第一节刘勰“性灵说”内涵,探究刘勰如何从陆机“缘情说”和佛教“心性论”提炼整合“性灵说”;第二节,刘勰“性灵说”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审美表现。这一节又分三小节。分别从才、性、情等角度揭示刘勰“性灵说”的灵感美、自然美、真情美。第三章:刘勰“性灵说”的独特性及其后世影响。分二节。第一节,刘勰“性灵说”的独特性,主要从理性与感性相统一、通与变相统一、丰富性三方面揭示其独特性;第二节,刘勰“性灵说”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从唐宋、明清时代考察“性灵说”的发展演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