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腹腔注射建立小鼠睾丸损伤模型,通过观察针灸治疗前后各组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睾丸组织中磷酸化组蛋白γ-H2AX及核蛋白Ku70含量的变化,从睾丸细胞DNA损伤可致生精障碍的角度,初步揭示针灸修复CTX所致小鼠睾丸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昆明种(KM)小鼠48只,年龄7周龄。适应性喂养3天后称重,按体重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造血微环境及骨髓超微结构的针灸改善CTX化疗小鼠骨髓抑制的机制研究(No.816740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腹腔注射建立小鼠睾丸损伤模型,通过观察针灸治疗前后各组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睾丸组织中磷酸化组蛋白γ-H2AX及核蛋白Ku70含量的变化,从睾丸细胞DNA损伤可致生精障碍的角度,初步揭示针灸修复CTX所致小鼠睾丸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昆明种(KM)小鼠48只,年龄7周龄。适应性喂养3天后称重,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针刺组(C)和艾灸组(D),每组各12只。B、C、D组小鼠以0.02m L/g/只的剂量于每日相同时间依次腹腔注射浓度为5mg/m L的CTX溶液,连续3d,以制备小鼠睾丸损伤模型;作为对照组,A组小鼠依序陪同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0.9%Nacl溶液0.02m L/g,连续3d。造模24h之后从每组随机选取1只小鼠处死,剖腹取出睾丸组织,做病理学观察,以验证小鼠睾丸损伤模型成功。模型制备完成后,每天定时定员按序对C、D组小鼠分别给予针刺、艾灸治疗,穴位均选取“大椎”与双侧的“膈俞”、“肾俞”、“足三里”;A、B组小鼠只陪同固定,不给予治疗。每天1次,连续5d。于治疗结束后的次日取材,先从每组随机选取2只小鼠,摘取睾丸组织并用4%中性多聚甲醛固定,以待制成病理切片,进行睾丸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剩余小鼠取出睾丸组织储于-80℃冰箱,以备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睾丸组织中γ-H2AX与Ku70的含量。采用SPSS 23.0 for Windows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针灸对CTX模型小鼠睾丸组织形态的影响:治疗前,空白组小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形态结构基本完整,生精细胞层次分明,排列整齐,精子生成状况良好;CTX造模各组小鼠的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形态多不完整,生精上皮受损严重,生精细胞层数减少,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精子生成情况较差,且部分可见细胞核浓染、空泡变性、核固缩等,有变性空泡细胞及异型细胞形成。治疗5d后,与模型组比,针刺组、艾灸组小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形态较为完整,生精上皮受损减轻,生精细胞层数相对增多,细胞空泡变性、核固缩等减少,精子生成情况较好,且艾灸组的情况明显好于针刺组。2针灸对CTX模型小鼠睾丸组织中γ-H2AX和Ku70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比,CTX造模各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的γ-H2AX和Ku70含量均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与艾灸组γ-H2AX和Ku70含量均有所下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艾灸组中γ-H2AX和Ku70含量均较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和艾灸可通过修复生精小管的生精上皮,促使管腔内生精细胞层次增多,且使核固缩、空泡变性等病理表现减少,以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睾丸损伤,促进睾丸组织正常形态结构的恢复。2针刺和艾灸通过下调CTX模型小鼠睾丸组织中γ-H2AX和Ku70的表达,以改善睾丸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情况,从而修复CTX所致的睾丸细胞受损的DNA,减轻CTX造成的小鼠睾丸损伤。3针刺和艾灸相比,艾灸下调睾丸组织中γ-H2AX、Ku70表达的作用更显著,进而更有利于修复CTX诱导的睾丸细胞DNA的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苯并芘(Ba P)染毒大鼠精子DNA损伤所涉及的主要生物途径、信号通路;探究益肾通络方通过lncRNA的调控作用对Ba P染毒大鼠精子DNA损伤所产生的影响。方法: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Ba P染毒组及益肾通络方组,每组10只,用玉米油将Ba P原液稀释成浓度0.1mg/ml的工作液,每日9:00除溶剂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1ml/kg灌胃量经口染毒,染毒浓度为10
目的:通过对参麦芩莲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阴虚肺热型)的疗效进行评价,探讨运用中医中药法在改善症状、减少再发方面是否较西医有优势,同时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次试验共纳入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阴虚肺热型)患儿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予阿奇霉素联合参麦芩莲方,对照组予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易坦静),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整合素β4(ITGβ4)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为“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将40只SPF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实验第1天和第8天予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0%OVA抗原液1m L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明目汤对肝郁脾虚型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OA患者中经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肝郁脾虚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3例(33只眼)。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片(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20mg,日3次,口服)、甲钴胺片(华北制药有限公司,0.5mg,日3次,口服)。4周为
目的:观察温中愈疡颗粒联合西药治疗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纳入的74例NS 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温中愈疡颗粒,治疗周期为6周。所有受试对象在治疗前后均行胃镜检查,观察溃疡形态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
目的评价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模式,以前瞻性队列研究为设计方法,利用TSSS系统收集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2018年08月-2019年12月第一诊断为焦虑症的门诊患者193例,真实记录患者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中有无针灸治疗,分为针灸治疗组和非针灸治疗组,共观察4周。并在治疗前及每治疗两周后对患者进行一次汉密尔顿焦虑
目的:本课题采用大鼠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制作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建立细胞模型,基于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探讨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采用Wistar大鼠自主引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制作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通脉方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痰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对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影响,从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经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脉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组间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类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由于胃癌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展至晚期。因此,明确胃癌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靶点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国内外大量学者开始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两个层面深入探究胃癌发病机制,其中表观遗传学中DNA甲基化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向,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改变将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和发
目的:探究牛学恩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名中医经验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传承,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新思路。方法:1.分析来自河南省中医院2017年01月-2020年01月由牛学恩教授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收集病例,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2.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完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数据库的建立。3.通过频数统计、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