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学科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生物学作为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科学的严密性与定量化是其重要特征。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来定量研究生物学问题,是生物科学深入发展的标志之一。近年来,计算生物学等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国外的许多大学,甚至是中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这对我国的生物学教育无疑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分别颁布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标志的生物学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数理能力方面,随着生物学日益数学化的背景,已成为影响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适应生物学新课程要求,紧跟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提高师生的逻辑—数学智能是当前生物学教育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本研究以逻辑—数学智能与生物学学习为主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当前生物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现状。研究对生物学的发展史、生物学课程标准、多元智能理论、教师教育和生物学中与数学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以上海和广东为主的45位生物学教师以及上海市两所中学的13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生物学教师的数理逻辑水平相对较弱;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较好,而类比迁移推理的能力相对较弱;高考模式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有重大影响;生物师范生的培养存在不足,无论是观念还是能力上与新课程均有较大差距。研究提出:师范院校应转变师范教育观念,明确自己在教师教育中的责任,着眼于新课程进行教育改革,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对师范生进行综合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生物科学史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逻辑—数学智能发展的环境;利用好高考指挥棒来进行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