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研一号”东方鲀是雌性菊黄东方鲀与雄性红鳍东方鲀杂交子代。在品质方面,其食用口感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市场价值高于红鳍东方鲀。在养殖方面,“冀研一号”东方鲀生长速度快于菊黄东方鲀,接近于红鳍东方鲀,存活率比亲本高,一般90%左右。在抗逆性方面,“冀研一号”东方鲀对重金属离子、水温和盐度波动具有较强的抗性。然而,就杂交种而言,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研究开展较少,因此本论文分别从“冀研一号”东方鲀与亲本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致病菌刺激后机体的响应方面开展了基础性研究,成果如下:通过微卫星方法分析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冀研一号”东方鲀之间遗传多样性,获得15对具有特异性和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体现了良好通用性。结果分析“冀研一号”东方鲀等位基因数(6.466667)、有效等位基因数(3.2096)、观测杂合度(0.56)、期望杂合度(0.592)均介亲本之间。聚类分析显示杂交种分布于亲本之间,与母本相似比例和相似值略高。经腹腔注射迟钝爱德华氏菌,“冀研一号”东方鲀肝胰脏在攻毒后36 h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均升高(P<0.01);攻毒后36 h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均表现为由低升高趋势。在攻毒后36 h内头肾中酸性磷酸酶酶活降低;在攻毒后36 h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升高后又降低。感染哈氏弧菌后,肝胰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含量表现为由低升高趋势;丙二醛表现为由高降低趋势。在攻毒后36 h头肾中酸性磷酸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升高后又降低。经腹腔注射迟钝爱德华氏菌和哈氏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免疫相关基因RAGs、LCK、MHC II表达变化情况表现如下:受迟钝爱德华氏菌刺激,肝胰脏中RAGs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峰值出现在攻毒后6 h;脾脏中RAGs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攻毒后6 h;头肾中RAGs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但在攻毒后48 h出现反弹回升,RAG1基因和RAG2基因相对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攻毒后48和6 h。受哈氏弧菌刺激,肝胰脏中RAGs基因相对表达量下调,RAG1基因和RAG2基因相对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攻毒后12和72 h;脾脏中RAGs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峰值出现在攻毒后72 h;头肾中RAGs基因相对表达量下调,RAG1基因和RAG2基因相对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攻毒后12和6 h。同时验证了RAG1基因和RAG2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的猜测。受迟钝爱德华氏菌刺激,肝胰脏和脾脏中LCK基因相对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均在攻毒后6 h达到峰值。头肾中LCK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攻毒后6 h达到峰值。受哈氏弧菌刺激,肝胰脏、脾脏和头肾中LCK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下调趋势,其中肝胰脏、脾脏在攻毒后72 h达到峰值,头肾在攻毒后6 h达到峰值。受迟钝爱德华氏菌和哈氏弧菌刺激,肝胰脏、脾脏和头肾中MHC II基因均表现为上调趋势。受迟钝爱德华氏菌刺激,肝胰脏、脾脏和头肾中MHC II基因相对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攻毒后18、72和60 h。受哈氏弧菌刺激,肝胰脏、脾脏和头肾中MHC II基因相对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攻毒后6、18和36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