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广播节目编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来源。智能、快捷、有效地充分利用其中富含的新闻资讯,为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与播出提供多样化的新闻素材,是传统广播电台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新闻内容的时效性与丰富性,本文设计出了一套新型广播节目编录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获取新闻内容,并将其自动转为音频文件,利用提词器与数字音频编辑站分别将新闻文稿内容与音频文件加载进来,对其作进一步的处理,最终满足电台节目来源和生产的需求。该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新闻汇聚模块,语音合成模块,音频编辑内容加载模块。本论文主要研究并完成了如下的工作内容:1、新闻汇聚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模块分为频道管理功能和新闻查看功能,主要依据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2.0规范要求,利用RSS技术及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文件解析技术,获取主流网站的新闻内容,同时将各大网站推送的新闻内容进行自动化的归类整理,并形成可供电台播出的新闻文稿,为广播电台提供形式多样化的新闻素材。2、语音合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新闻汇聚模块获取的新闻内容,由新闻工作者编辑成新闻稿件后,交由语音合成模块处理。该模块分为文字转语音和WAV格式音频文件生成功能。该模块基于科大讯飞语音云平台,对输入的文本内容进行文字转语音操作,然后形成WAV格式音频文件,用多媒体软件播放。3、音频编辑内容加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模块主要实现文本内容加载与音频文件加载。文本内容加载至提词器中,音频文件加载至数字音频编辑站中,交由其他工作人员作进一步处理。本论文设计和实现的系统在实验环境下测试良好,验证结果表明,软件运行稳定,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广播电台的节目来源与要求。该系统丰富了广播电台节目新闻稿来源,减轻了新闻工作者的写稿压力,提高了传统广播电台节目的时效性。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变电站整体数字化水平低,缺乏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设备之间互操作未能完全实现,致使二次接线复杂,形成一个个数据信息孤岛,因此难以实现数据信息的集成应用和协同操作,数据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的发展对供电质量和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输配电系统的变电站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越发迫切,数字化变电站已经成为变电站自
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随着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这种冲击性、非线性负载对电能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比如会产生电压扰动、电压畸变、谐波和闪变等问题。同时,现代精
600年前,郑和船队从福州扬帆出海七下西洋,曾踏足非洲东岸。2008年3月,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组织策划了“穿越非洲—龙行天下”记者自驾车无后援跨国远征,去非洲探寻郑和的足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与转型及国际国内各高校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的办学特色逐渐成为一个普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解读和构建大学的办学特色,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局限,学界对于大学办学特色的理解并没有随着这一研究的日趋深入而变得清晰,反而存在较为严重的误读和误解现象,导致了理论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实践指导性作用的发挥并不能令人满意。在这样的情
本文在评述有关岩石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高边坡爆破震动动力稳定影响的联合方法。该法利用时程法和拟静力法的特点,综合考虑爆破地震波传播
线控转向代表未来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现有的机械动力转向相比,线控转向具有更好的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结构紧凑有利于环保等优点。线控转向系统将来必将取
本文采用子空间辨识法对超临界单元机组协调控制对象建立了动态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动态模型的有效性。超临界单元机组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大迟延等特性,预测控制
新建本科院校面对学位建设基础薄弱的现实,在实践中通过建立健全机构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学位体系与取得授权专业、进行科学研究与提升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谋求学位工作的创新
根据教育部相关统计,1990-2005年,中国有1072所学校(包括普通本科高校、普通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等)合并为424所高校。[1]由于高校合并,我国形成了一大批多校区高校。这些多校区高校在治理结构方面,不仅存在单一校区高校的共性问题,还存在自身的特殊问题,对这些特殊问题进行探讨,是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多校区高校治理结构的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治理结构  关于高校治理结构的研究,国内外有
一 问题的提出rn黑龙江工业学院(原鸡西大学)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解决大学生全方位享受国家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