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与RFID的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管理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v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建筑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以及投资前景,装配式建筑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装配式构件的生产阶段大多为粗放式供应,由此带来构件运输与施工进度不相匹配的问题,进而导致构件在施工现场大量堆放,造成运输与存储成本的增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对工程信息的采集,共享较为滞后,不能实时获取信息对工程状况进行调整,进而导致计划间的冲突。建造过程中各阶段之间相互独立,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反馈,致使增加多余的重复性工作。因此,构件信息的实时获取与传递共享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协同体系来组织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协调各阶段的计划与信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过程协同是以预制构件为连接点明确各阶段重点工作并将各阶段工作进行有效衔接,是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进行BIM技术相关理论与工程协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装配式建筑主要协同过程,对建造过程各阶段工作任务、流程、信息的传递方向等进行了说明。以预制构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造全过程协同管理体系,分析建造过程中各阶段需求,将建造过程细分为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及装配阶段等四个部分,并对各阶段进行协同的相关任务进行协同构架设计,确保建造过程中各阶段之间信息实时传递与共享,信息衔接及时准确,各阶段协同管理,实现构件生产、运输与施工进度相匹配,确保构件供应与需求相平衡,降低构件运输成本。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是研究了国内外当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与工程协同管理的发展现状,阐述了BIM技术、RFID技术、装配式构件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协同管理等相关的理论。二是对装配式构件运输进行分析,建立成本优化模型,引入改进混合蚁群算法,介绍算法相关原理、算法数学模型及其实现步骤,实现运输成本优化。三是基于BIM与RFID技术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管理的信息需求分析,基于功能需求依托Every BIM平台进行BIM与RFID技术装配式建造全过程协同管理平台架构设计,编制装配式建造各阶段标准化BIM协同应用流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实现对构件全过程的管理,验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造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通过本课题研究证实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造全过程控制中的优势,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造全过程协同管理体系,实现建造全过程协同实时控制,提高装配式建造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本研究为其他装配式建筑类型引入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提供了思路,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与客观需求的推动,多轴汽车凭借着经济、高效等优势发展迅速,具备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四轮汽车,多轴汽车往往承担诸多特殊作业任务。然而,由于其质量大、轴距长、质心高等特点,造成了安全事故的频发,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其安全性能的关注,特别在路面条件较差、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侧滑、甩尾等失稳现象。为了提升五轴汽车在转向时的横向稳定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五轴汽
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及要求越来越高,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之一,具有宽带隙、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制作高频、抗辐射、大功率和高密度集成的电子器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学、绿色能源等许多领域得到认可。碳化硅纤维可以被编织到复杂结构中并增强其性能,作为增强材料,位于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上游,是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单根碳化硅纤维的导热性能在整个C
水体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环境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高级氧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各类催化材料。层状氢氧化物LDH及其煅烧产物LDO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层间离子、金属离子可交换性等优点一直以来在催化剂尤其是AOP催化领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对二元和三元Co-LDO类臭氧催化剂的过程制备、分析表征、性能测试与催化
板料渐进成形工艺是一种无需模具的新型成形技术,具有时间周期短、成形能力好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批量制造、多种类研发及个性化生产。五轴渐进成形技术作为其中新型的加工技术,对其深入研究也随之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五轴渐进成形工具加工轨迹的生成方法。生成步骤为:建立成形工件几何形状、偏置获得工具头球心面、输出STL文件、STL文件分层、提取每层相交线、根据面片法向或指向某点
道路上运行的车流极易受到交通扰动的影响,随着扰动沿车队的传播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车流的波动,车流波动是加速度波动的外在表象,研究车流波动内因规律及车流运行的宏观态势特性,对于车流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系统解析车流波动的动力学特性,进而分析车流宏观态势特性,优化设计车辆速度引导策略,为提高交通流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减小交通振荡扰动对交通流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梳理分析各类传统跟驰模型,研究基于分子动力
空气源热泵由于高效、节能、无污染等优点在清洁能源供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造成了冬季电网负荷大幅度增加,加剧了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准确的能耗预测能为电网规划调度提供依据。建筑热负荷作为柔性负荷,可利用系统或建筑本身的蓄热特性在时间上进行平移,主动对电网进行需求侧响应,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并且利用蓄热装置增加夜间耗电量可缓解风电出力和负荷需求之间的差异,促进风电消纳,减少火
随机系统、模糊系统和广义系统是实际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几类复杂控制系统模型,因为这几类复杂控制系统模型能够顺应科学技术及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提高实际工业生产对控制系统建模的精度要求。目前,随机系统、模糊系统及广义系统等控制理论研究在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另外,分数布朗运动,作为动力学系统中一类随机扰动的输入噪声,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半马尔可夫跳变模糊系统的控制理论研究仍是
本文从车辆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理论入手,研究车辆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中的规律和常见的效应,通过CFD手段,计算求解方程式赛车空气流场和空气作用力,在结构层面研究解决赛车在前翼作用下的空气动力学相关问题。重点通过参数化建模,以前翼后掠角、上扬角等作为变量,建立不同设计状态和工况下的整车和前翼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以上变量对赛车空气动力学产生的影响。结合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赛车前翼构造对空气作用力的影响
传统金属切削加工中,为保证零件精度与加工效率,通过使用矿物基切削液辅助加工。然而,切削液在浇注至工件表面后,一部分会飘散至周围环境,操作人员吸入空气中的切削液雾滴,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等。为实现切削过程的绿色制造,可降解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技术应运而生。进一步地,添加纳米增强相可以有效提升液体润滑介质的抗磨减摩性能。然而,上述润滑工况下的材料去除力学行为以及表面创成机理尚不明确;同时,在连续切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隧道衬砌结构病害问题也随之显现,地铁隧道衬砌病害对交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隧道衬砌裂缝是最常见衬砌病害,运营中的隧道衬砌大多处于带裂缝工作的状态,因此,对地铁隧道衬砌结构裂缝演化机制以及衬砌结构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地铁2号线石老人站到苗岭路站区间、3号线地铁大厦站到海尔路站区间和五四广场站到错埠岭站区间隧道裂缝病害检测项目为背景,以隧道衬砌裂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