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学回声消除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免提语音通话中,声学回声的出现会影响语音通话质量。传统声学回声消除系统采用时域自适应滤波器跟踪模拟回声路径进行回声消除。当麦克风接收信号包括回声和近端人语音信号时,可能因为双讲状态检测不准确,出现漏判或误判,导致回声无法消除或语音信号传输不完整。传统单麦克风语音采集范围小,已经逐渐被多麦克风语音采集方法代替,但声学回声消除也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声学回声消除和双讲状态检测的基础理论上,提出一种准确性高的双讲状态检测方法,保证完整的双端通话过程;然后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提出一种声学回声消除方法,以提升声学回声消除效果,详细工作如下:(1)针对声学回声消除系统中自适应滤波器在发生双讲状态情况下容易发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包络检测和互相关估计相结合的双讲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先使用远端信号与麦克风信号的能量包络来判断双讲状态,当近端语音信号能量较小,包络检测法不能准确的判断双讲状态,再使用远端信号与麦克风信号的互相关估计确定双讲状态的最终判断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能量比较法和互相关检测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准确判断双讲过程的发生,避免自适应滤波器发散问题,对声学回声消除性能的提升更有利。(2)针对多麦克风声学回声消除系统中使用时域自适应滤波器进行回声消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将频域自适应滤波与自适应波束形成相结合的声学回声消除方法。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首先通过语音状态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频域自适应滤波器进行回声消除;然后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使零陷方向指向干扰源方向以消除残余回声,主瓣指向讲话人方向以语音增强。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提升回声消除效果,增大语音采集范围。(3)设计四阵元麦克风阵列的测试系统验证本文提出的声学回声消除方法。该测试系统以Xcore处理器为核心设计,并基于USB音频系统框架设计实现声学回声消除。最后在实际会议室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消除声学回声的同时保证了完整双端通话过程,同时具有5米的语音采集范围。
其他文献
组合中空锚杆具有施工方便、生产效率高、作用环境良好的特点,同时能够很好地解决隧道顶拱锚杆注浆不饱满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正>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为此,一些小学开始布置体育假期作业。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没有发
“包班制”是指在某个班级教学管理中由一位教师为主,两到三名教师为辅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育工作模式。“包班制”教师负责全班每位学生的教学管理、课程安排、家校联系、德育工作及组织各类活动等工作。近些年,我国部分乡镇小学也采取了“包班制”教学,但与发达地区创新教育改革的“包班制”有所不同。乡镇小学“包班制”是在师资和生源的双重缺失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当前,学者们多聚焦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进
本文基于契约参照点理论,以2010-2016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适度薪酬激励有助于高管增强
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9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睑板腺按摩护理。
数据素养业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素养之一,研究咨询馆员数据素养以促进图书馆向数据服务转型。在分析数据素养的概念与基于咨询馆员的数据素养需求的基础上,从数据意识态度、
湖南省教育厅在全国首次针对该省“教非所学、专也不对口”教师开展大规模培训。在培训过程,逐步形成了旨在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升培训实效的“主动学习机制”,即精准把握
为了详细且严谨地表达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在的逻辑结构,首先应用分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对化学反应器进行了划分,同时针对均相反应器,采用树状结构分层次地显示了各知
目的研究microRNA-200b(miR-200b)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1.选取40只雌性SD大鼠,采用缝线法构建单眼CNV动物模型(实验组),另一眼不做处理(正常组),造模后第4、7、14、21天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国家开始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因此隧道工程增多的同时,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隧道施工过程中,无法准确预报隧道沿线的断层、溶洞、破碎岩体、地下水等不良地质体,是造成塌方、突水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就目前国内相关方面研究现状而言,隧道施工安全防范意识普遍薄弱,因此,进行隧道超前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