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正端跟踪蛋白MCAK及DDA3调控细胞动力学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mk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骨架通过支撑细胞形态和结构,定位细胞器和时空依赖的生化反应,调节着细胞精密结构和内部组织。因此细胞骨架具有许多至关重要的细胞学功能。微管是真核生物的三大主要细胞骨架之一,其作用包括调控细胞分裂,细胞极性和迁移,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细胞生命活动。微管的细胞学功能依赖其高度可控的动态性。在细胞内,微管结合蛋白调控微管动态性以及微管与其它亚细胞结构的结合。微管正端跟踪蛋白是一类特异结合并跟踪正在生长的微管正末端的微管结合蛋白。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因其独特的定位特性,调控着许多重要细胞活动中的微管动力学以及基于微管的细胞学功能。微管正端跟踪蛋白的异常与多种病理生理有关,包括肿瘤,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因此,近些年来,微管正端跟踪蛋白越来越受到细胞生物学研究者的广泛的重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及微管动力学的研究不仅能揭示不同生命活动中微管动态性调节的分子机制,也能为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异常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微管正端跟踪蛋白主要通过CAP-Gly结构域或SxIP序列结合微管正端跟踪蛋白的核心组分-EB蛋白,进而结合并跟踪正在生长的微管正末端。通过计算生物学分析并结合生物化学功能鉴定,我评估了许多含有SxIP序列的潜在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为了深入揭示微管正端跟踪蛋白的分子特性和细胞学功能,我们挑选了两个有代表性的蛋白作深入解析。一个是已知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MCAK,其因在有丝分裂中参与染色体分离保真性的调节而备受重视:另一个是DDA3,是一个潜在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在细胞分裂中,动点与纺锤体微管的相互作用调控了染色体的运动。作为微管解聚酶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MCAK是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组装和动态性的主要调节者之一。但是,MCAK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其解聚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在我的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发现,PLK1是MCAK的一个新的调节因子。生化实验表明MCAK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与PLK1相互作用。MCAK通过其颈部区域和马达结构域与PLK1的激酶结构域结合。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MCAK是PLK1的一个新的底物。PLK1对MCAK羧基端的磷酸化上调了MCAK的微管解聚活性。有趣的是,我们发现MCAK存在分子内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被PLK1介导的磷酸化调控。所以我们推测PLK1很有可能通过调节MCAK的分子构象进而调节其微管解聚酶活性。免疫荧光和活细胞实时成像分析显示,过表达MCAK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会导致染色体错误排列的细胞和多极纺锤体的细胞显著增加;而过表达不可被磷酸化MCAK突变体导致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出现染色体桥和滞后染色体。前者可能因为过高的MCAK的活性导致了纺锤体组装的异常;而后者可能是因为过低的MCAK活性无法在有丝分裂后期起始前及时纠正错误的动点-微管连接。这说明PLK1对MCAK活性的精确调节对纺锤体微管的动态性以及染色体分离的忠实性至关重要。我们推测PLK1对MCAK的动态调节保证了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如果PLK1不能动态地调控MCAK,将导致染色体分离异常和非整倍体细胞的产生;而在肿瘤中,过高的MCAK和PLK1的活性可能是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潜在的原因之一。在阐述了MCAK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新的调控机制之后,我转向研究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在间期细胞动力学中的功能调节。细胞迁移和粘着涉及微管与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动态的相互作用。但是,人们对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在微管动力学以及细胞迁移中的调控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于是,在我的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重点阐述了DDA3作为微管正端跟踪蛋白的分子特性以及在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的研究发现,DDA3和EB1动态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微管正末端的动态性,促进了细胞的定向迁移。生化实验表明DDA3是一个新的EB1结合蛋白,它通过羧基端的富含脯氨酸和丝氨酸区域中的SxIP基序与EB1结合。通过显微实时摄影和全内反射显微术,我们发现DDA3是一个特殊的微管正端跟踪蛋白,其微管正端定位和跟踪的能力依赖于EB1。作为一个微管正端跟踪蛋白,DDA3对细胞皮层附近的微管正末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DDA3通过调节微管的动态性促进了细胞的定向迁移。所以,微管正端跟踪蛋白DDA3将微管的动态性与细胞的定向迁移联系了起来。更为重要的是,DDA3与EB1的结合受到EB1乙酰化的调节,EB1的这种翻译后修饰调节可能是EGF刺激的细胞迁移中DDA3功能的潜在调控机制。我们的工作首次揭示了乙酰化是细胞迁移中微管正端跟踪蛋白与微管结合的重要调控机制,为细胞迁移中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样品经粉碎脱脂、干燥、分散、加入碘试剂显色定容,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通过不同浓度的测定,得出直链淀粉在0.006~0.026 mg/mL,标准品与吸光度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支链淀粉浓度在0.05~0.10 mg/mL,标准品与吸光度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比较良好。
自从Bekenstein和Hawking发现黑洞存在熵和热辐射以来,关于黑洞系统的热力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Hawking等人首先建立了引力系统的作用量与统计物理学的配分函数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应用于渐进AdS时空的黑洞的相结构的研究。然而,这套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到渐进平坦时空中黑洞热力学的研究中,因为渐进平坦时空中的黑洞的热容是负值,这会导致不稳定性。York等人对Hawking和Page的方
The Standard Model (SM), actual fundamental theory for particle physics, provides a description of the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actions:the electromagnetic, weak and strong force
学位
基于固态自旋系统的量子技术(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和量子度量学)是物理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自旋在固态环境下的退相干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金刚石中的NV色心由于其室温下较强的相干时间,微波控制技术以及光学读出技术,迅速成为量子技术的理想物理平台。重要的进展有单核自旋的探测,纳米尺度空间分辨率的磁仪以及量子纠错的演示等等,然而,NV色心与周围核自旋库的超精细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退相干依然是这些技术的瓶颈。动
在国家“30·60”战略推动下,电力系统将向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飞速发展。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用户侧资源的深度挖潜,电网传统调度手段已难以支撑安全稳定的电力供给。新型储能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可调灵活资源,对填补电网日益扩大的调节能力缺口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起到关键作用。首先阐述了新型储能的重点储能品类及其自身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储能在新能源按比配储、火储联合、5G基站应用、电
细胞之间的粘着连接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它介导了相同细胞的群体性以及不同细胞群体之间的界线,从而保证了组织与器官的稳态。在粘着连接的形成与稳定过程中,微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利用小分子药物解聚细胞内的微管将显著影响粘着连接的形成与稳定,然而微管与粘着连接之间的联系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在上皮细胞中,除了部分中心体微管外,细胞内还存在大量的非中心体微管,并且将近90%的微管都处于稳定状态,
在哺乳动物中,原始卵泡库的大小决定雌性生育期的长度。原始卵泡库由原始卵泡组成,并形成于围产期。原始卵泡形成过程中,大量卵母细胞凋亡,只有少数卵母细胞存活下来并被体细胞包裹形成原始卵泡。为了解哪些蛋白质通过哪些信号通路调节原始卵泡形成,我们利用2D-PAGE和MALDI-TOF/TOF分离并鉴定出78个在原始卵泡形成前和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利用体外培养卵巢RNAi技术对其从功能上进行筛选,
小RNA分子指导染色质的修饰在植物和酵母中有着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动物中直接证明小RNA可以指导序列特异性的染色质修饰的研究却相对缺乏。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细胞核内RNA干扰通路可以介导小干扰RNA分子从细胞质中转运到细胞核内,从而调节转录的延伸,指导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H3K9形成三甲基化修饰并实现RNA干扰的多代遗传。本文的研究发现外源性RNA干扰和NRDE内源性结合的22G小RNA分子都可以在
本论文包括两个主题:第一部分是关于非交换环面自同构等系统上的Samak猜测的研究:第二部分涉及遍历系统的拓扑模型以及相关的应用等。本文具体安排如下:在引言中,我们详细介绍了Sarnak猜测和遍历系统的拓扑模型理论的背景和最近的一些进展。与此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我们的相关工作。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论文中所涉及的关于拓扑动力系统和遍历理论、C*代数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结果。特别的,我们介绍了Sarnak猜测
RNA外切核酸酶是修饰RNA的一个大的核酸酶家族,在许多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RNA外切核酸酶可以通过降解多余的RNA来调节RNA的丰度,并由此来监视RNA的代谢。同时,一些RNA前体分子也需要通RNA外切核酸酶的剪切来形成成熟体。Dis312是存在于高等真核生物中的RNA外切核酸酶,在RNA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从3’往5’逐个地降解单核苷酸。Dis312位于细胞质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