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正端示踪蛋白EB1的时空动态性与调控机制解析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管作为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细胞形态的建立与维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等等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微管骨架具有极性,并且具有聚合与去聚合的动态性。在微管的正末端,有一系列蛋白调控着微管动态性,这些蛋白被称为微管正端示踪蛋白(Plus-end tracking proteins,+TIPs)。目前已知的微管正端示踪蛋白有22种,这些蛋白大多通过EB (End-binding)家族蛋白而结合到微管正端。尽管这些微管正端示踪蛋白已经被广泛研究,我们对其蛋白网络调控的生化机制及细胞动力学特征却知之甚少。在本论文中,我以EB家族在哺乳动物中最广泛研究的EBl为主角,介绍其C端K220位乙酰化修饰调节与其他微管正端示踪蛋白相互作用,以及持续过乙酰化扰乱其他微管正端示踪蛋白结合到微管正端的故事。我们将利用生物光子学,生物化学与结构生物学等多种手段阐述该乙酰化修饰导致EBl无法结合其他微管正端示踪蛋白的分子机理。同时,我们发现K220乙酰化修饰水平在细胞有丝分裂期明显升高,但是如果人为干扰抑制去乙酰化会激活有丝分裂检验点导致中期延滞。我们的结果提示该乙酰化修饰与有丝分裂期,动点-微管连接的纠错机制相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EBl N端CH结构域上的K66位也存在乙酰化修饰,该乙酰化对动点-微管连接影响不明显,但是调控了纺锤体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定向。我们通过研究发现K66位乙酰化可以调控EBl与微管的结合,影响了其定位,进而调控了星体微管的动态性以及纺锤体微管流动速度,最终影响了纺锤体定位及定向。这些结果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EBl乙酰化的位点特异性以及动态性乙酰化修饰对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影响。由于微管正端在细胞内高度动态而且具有空间差异性,对细胞内不同空间的微管正端精细结构观测成为非常重要的议题。但是由于其结构脆弱不稳定,并且对于甲醛、戊二醛等固定剂敏感,使得电镜在研究微管正端精细结构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因此,开发针对微管正端的新型显微观测方法,如光敏定位显微术(PALM),尤其是活细胞内对微管正末端进行单分子水平的观察就显得很有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近几年新发明的超高分辨率显微学技术,成功突破了200nm的光学分辨率极限,在活细胞中对微管正端示踪蛋白EBl进行了单分子水平的观测,分辨率达到30nm左右。针对EBl分子进行微管正端示踪时的二聚化性质,我们构建了一种可激发型荧光互补系统(Photoactivatable complementary fluorescent system, PACF),专一性地观测二聚化EBl的分子行为,并且明显降低了背景噪声。利用PACF系统,我们成功地观测到正在迁移的MCF7细胞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EBl微管正末端定位,其分布在迁移前沿和细胞内部具有偏好性,为在单细胞水平研究单分子动态性提供了可行性初探。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还意外地发现在之前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视的EBl柔性非保守Linker区对其微管正端定位的重要性,并且引发了我们对于Linker区中阳性氨基酸对其折叠程度影响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揭示Linker区的折叠使二聚化EBl的N端的两个球状结构域处于一定的相对位置或角度内,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度,这种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得EBl具有独一无二的微管正端示踪特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蛋白质乙酰化对微管正端示踪核心蛋白EBl与其他+TIPs结合的动态调控规律及结构基础,及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意义。此外,我们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在活细胞中从单分子水平观察了EBl分子的行为,阐述了其在迁移细胞的前沿和胞内区域所具有的两种定位类型,同时揭示了其Linker区域对于微管正端示踪特性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微管正端动态性及其调控机理。最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构建的可激发型荧光互补系统还为活细胞内单分子水平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监测同源或异源二聚物提供了新型工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我们从Kac-Moody代数的自由场实现出发,定义了广义杨-杨函数。对于A。型李代数的基础表示,对其广义杨-杨函数的thimble进行绕转就给出辫子矩阵和融合矩阵,进而得到了对应的纽结不变量。我们证明了这种不变量是同痕不变量,满足拆接关系,进而证明它是HOMFLY多项式。对于Bn, Cn和D。型李代数的基础表示,我们也得到了对应的纽结不变量,并证明它们是Kauffman多项式。
LHC runl阶段的实验数据显示新发现的Higgs粒子的性质和标准模型Higgs粒子非常接近,这使得标准模型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标准模型自身的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粒子物理学家寻找新物理的强大动力。如质量在126GeV附近的标准模型Higgs粒子,使得标准模型Higgs粒子质量的精细调节问题变得更加引人关注。由于T宇称守恒的最小Higgs(LHT)模型能为Higgs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高阶有限差分加权本质无震荡格式(即WENO格式)的另外一种构造公式和生物中随机游走模型的数值模拟。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针对双曲守恒律方程的解进行高阶WENO插值,从而构造了守恒型数值流通量。与基于流函数重构的传统有限差分WENO格式相比,我们的格式有如下几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对于标量方程可以使用任意的单调数值流通量,对于方程组可以使用任意的黎曼解。而传统的有限
为了探测核子内部结构和研究核子内部分子的强相互作用动力学,实验上采取测量自旋依赖的可观测量,对核子白旋结构的研究经常给研究人员带来让人兴奋和吃惊的结果。在1980年代出现的核子自旋危机表明,简单的夸克-部分子模型在描述核子结构方面有局限性,这直接导致了全世界的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和理论去研究核子的自旋结构。尽管如此,受到各种实验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限制,研究人员的主要精力还只是停留
学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之时,大部分工业型小城镇因所依赖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本文以云南通海县纳古镇为对象,基于SWOT模型探讨其转型发展文体产业的条件,并给出发展文体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温度加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Temperature-Accelerated Molecular Dynamics or TAMD)可以有效地加速采样。在该方法中,引入了一系列的虚拟自由度,同时耦合对应的物理自由度,放到高温下进行模拟。其他的物理自由度则放在低温下进行模拟。由于虚拟自由度是在高温下模拟,这样他们具有更高的动能以越过更高的势垒(同时带动耦合的物理自由度越过势垒)。对于整个体系,一部分自由
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应用液体核磁共振和位点特异性自旋标记的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大肠杆菌蛋白YgaP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硫氰酸酶超家族蛋白。首先阐述了硫氰酸酶超家族的催化机制,并按照其结构的特点分为了四类,还对硫氰酸酶超家族所行使的解毒,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调控细胞周期等功能做了具体的描述。第二章介绍了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简要描述了常用的自
在核聚变、天体物理和材料研究等领域,极紫外/软X射线光谱特征分析是其研究的重要手段,极紫外/软X射线掠入射平焦场光栅谱仪由于能耦合平面探测器,获得具有时空分辨的光谱分析,目前已被广泛采用。极紫外/软X射线平焦场光栅是其核心光学元件,主要有刻划光栅和全息光栅两种,目前全息光栅可以替代刻划光栅用于光谱仪的搭建,而且相比之下,全息光栅有高次谐波抑制效果好、低杂散光和低散射光等优点。本课题主要研究应用于0
量子力学无疑掀起了物理学的一阵暴风,其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对于这样一种异于经典世界感观的理论,人们在不断揭示其神秘面纱的同时,自然也渴望它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来带一场全新的革命。当人们将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融合进量子力学这块大基石时,一座雄伟夺目的科学大厦呼之欲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是它的两个组成部分。首先,量子信息拥有巨大的存储能力,这是经典信息完全
自从上世纪量子力学诞生以来,人类逐渐从量子层次加深了物质世界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方法,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操控也到达了量子尺度,诞生了量子信息科学。对量子系统的操控将会对量子信息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量子系统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退相干,所以对量子系统的调控并非那么容易。目前,人类已经研究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量子体系,金刚石氮位发光中心以其固态易集成,室温下相干时间长,能够用激光进行初始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