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科的教学中,只有选择与学科特征相适合的评价方式,才能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生活相通的学科,它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结果,而且注重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当前通用技术课程中主要采用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和成长档案袋等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在发挥其对教学导向和学生成果评价的作用的同时,存在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对象被动、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等问题。而CIPP评价模式是在改良目标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强调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的全环节的评价模式。改模式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的,包括二者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以及第三方的辅助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双主体地位。CIPP评价模式通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环节,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全环节的评价,同时通过评价帮助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改进。在本研究中,笔者先结合相关文献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和CIPP评价模式做了一定的研究,确定了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然后根据这些核心概念以及应用研究的目的,对通用技术课程与教学的特征、CIPP评价模式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CIPP评价模式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适切性,包括与通用技术课程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目的的适切性。基于这些分析,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应用CIPP评价模式进行评价方案设计。该方案的设计主要从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环节出发,分析与各个环节相对应的评价内容,设计中包含了对教学中的两大主体学生和教师本身及活动的评价,并加入了专家型教师对教学的前、中、后进行评价。依据已设计好的方案,以教学为载体进行行动研究,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通过访谈对整个CIPP评价模式的评价实践效果做出评价与总结。通过对参与者的访谈和笔者自身的反思,总结出CIPP评价模式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运用的优缺点。优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CIPP评价模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设计,加强对产品的改进与完善,修正设计思路。其二,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环节覆盖了课堂教学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从前期教学背景分析、输入教学方案的评价修改,再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评价,CIPP评价模式为教学提供信息,推动教学的不断改进。缺点主要是由于CIPP评价模式的全环节的评价,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其复杂、繁琐的问题,对评价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参与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