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载体,是师生课堂教学的基础,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语文教材进行比较与研究,可以使我们掌握教材的特性,进一步完善教材的功能,推进教材改革。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争论,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对于语文课程的质疑直接归结为对于教材的质疑;另一方面“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各版本大同小异,除了篇目外,大都为主题单元。因此,许多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为我国的语文教材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思考,基于此,本文选取大陆人教版与台湾翰林版7~9年级的语文教材作为研究的样本,通过比较与分析,揭示出语文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编写特点等,从而为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绪论部分,通过对近年来海峡两岸语文教材方面的研究与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立了研究的基点,同时,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论文中凡所提到的语文教材都是专指的语文教材,即语文教科书。第二章通过对两套教材的整体观照,教科书的构成要素、编排原则、单元组合方式以及语文系统知识等方面的比较,得出两套语文教材的编排都是按主题来组织单元的,且都体现了各自的编写理念,独特的构成要素方面等。翰林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丰富、具体,语文系统知识呈现的较明确。在对话理论关照下,教材编写者应该加强教材编写的对话空间,呈现清晰的语文知识内容,实现教材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良好过度,同时在编排上可多样化,编排序列上可实现综合化等。第三章从选文的外在组织层面和内容构成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翰林版在每篇课文的呈现方式上都很翔实,从课前预习到学习重点介绍,到题解、作者,再到课文注释、赏析等等安排了很多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在选文的内容构成上,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比例,还有国外作品与国内作品的比例则都有明显差别,翰林版文言文选文多,现代文少一些,而国外作品更少,人教版则比例相对均衡一些。语文教材的选文既要吸收古人的优秀文化遗产,又要有时代性,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吸纳国外的精华的东西,这样才能关注生活的真实,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第四章作业系统比较。作业系统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教版教材的作业设计题量少而精,注重启发性,灵活多样;而翰林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大类题型固定,题量较多,围绕基本能力展开。通过比较,我们认为语文教材的作业设计要注意把握“度”与“量”的合理性,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也要增强题目的趣味性,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