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征、损伤易患部位、导致损伤发生的原因,以便进行长期、连续的医务监督和体能康复训练对策,制定体能康复训练计划。研究对象:北京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28人.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为2人.平均年龄22岁,平均训练年限7.57年。方法:向28名运动员发放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及查阅所有运动员伤病档案,记录致伤原因、动作、时间、部位、诊断等情况,对病例进行分析研究,诊断依据为症状、体征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并制定实效性体能训练计划。结果:1.北京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较为严重,伤病率达100%。损伤部位前三位:腰背部、膝关节、踝关节。致伤原因前三位:肌肉力量不足、体能训练局部负担过重、体能训练运动负荷过大。2.体能训练干预后伤病率下降了17.86%,体能测试坐位体前屈摸远、1RM背蹲、1分钟仰卧起坐、T字跑、30米冲刺跑、、核心静力、5—25米折返跑等项目,成绩分别提高了7.7%、6.5%、15.1%、6.9%、8.5%、157.1%、7.2%。3.北京女子曲棍球队员的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结论:科学的体能训练是预防损伤的关键。建议对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动作、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的同时,必须重视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重点加强易受伤部位的实效性体能训练及体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