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体育教学满意度进行研究。调查问卷由瑞典、北京市、聊城市的研究者制定。本人将调查问卷施测于两国随机抽取的初二年级学生。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北京市100份,聊城市100份,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100份。,聊城市回收率100%,北京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0%。回收后各研究者以邮件的形式交换调查问卷的数据,建立北京市、聊城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体育教学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库,然后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差异性检验。 本课题分别对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形式、男女分班教学、体育教学效果等八项体育教学满意度中的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全体被试参加体育课的程度较高,表明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在体育课重要程度、体育课教学参与程度的认知上存在城市间的差异;北京市中学生对体育课重要程度的认知高于聊城市、斯德哥尔摩市;北京市中学生对体育教学决策参与的认知程度低于聊城市、斯德哥尔摩市。 2.全体被试对男女分班教学的认可程度存在差异性,北京市中学生对男女分班教学的满意度最高,聊城市、斯德哥尔摩市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城市间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斯德哥尔摩市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主张异性交往、异性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3.全体被试在体育课中承受的运动负荷大小不同,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承受的运动负荷最大,其次是北京市,最小的是聊城市,说明斯德哥尔摩市中学体育课注重学生体能的增强,而国内体育课则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 4.全体被试对不同体育教学形式的认可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比赛”、“代课”、“技能”。全体被试对“比赛”的满意度均最高,最不认可的是“考试”和“家庭作业”,表明全体被试均喜欢课堂比赛的体育教学形式;北京市中学生对“家庭作业”认可程度最低,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对“考试”的认可程度最低,反映出大多数中学生对“考试”和“家庭作业”十分不满意。 5.全体被试对体育教学效果中各项的认可程度:北京市、聊城市被试对“我懂得了身体的锻炼形式”的认可程度最高,而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认可程度最低,说明中瑞两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存在差异;而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则对“我学会了不同的体育活动”的认可程度最高;北京市被试对“我懂得了其它有意义的事情”的认可程度最低,聊城市被试对“我懂得了共同协作”的认可程度最低,表明中瑞两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6.在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北京市、聊城市对素质练习的满意度均最高,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对体操和舞蹈的满意度最高。与素质练习、体操和舞蹈相比,北京市、聊城市、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均对球类运动易产生消极感受,具体表现为担心、害怕、有压力、讨厌等,表明北京市、聊城市、斯德哥尔摩市中学生对危险系数高的体育教学内容有惧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