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市道路运输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运输行业的支撑,交通强国的建设也离不开道路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在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管下逐步走上正轨,道路运输各子行业高速发展,出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数字化监管、驾培服务模式改革等新生事物。但与此同时,也伴随出现了安全事故、无证经营等问题。为了更好的维护道路运输秩序,保障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序稳定发展,各地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都积极探索进一步提升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社会效益的方法,本文以J市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
  为使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果,为J市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笔者在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还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了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大量查阅了国内学者关于道路运输问题的研究文献,其中包括道路运输监管体制方面的研究和道路运输行政执法问题方面的研究;三是学习了国外学者解决交通执法问题的思路,查阅了国外学者关于提高基层行政执法水平的研究文献;四是对J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了访问调查。
  笔者认为当前J市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水平总体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在行业管理、现场稽查、案件处罚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仍然存在问题。如在执法效率方面表现出执法文书制作不熟练、询问调查水平不高、执法意志力不强等问题;在执法效果方面表现出现场监管效果不佳、专项整治效果不佳、现场取证效果不佳、执行处罚效果不佳等问题;在社会效益方面还存在现场冲突频发、养鱼式执法、选择性执法、信息发布滞后等现象。
  为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笔者结合街头官僚理论、双因素理论及J市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现状,从队伍建设、执法资源供给、工作方式三个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执法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保健激励因素不足、法律法规和执法装备保障不到位、工作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等。
  最后,笔者在街头官僚理论及双因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J市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要加强人员培训、补全保健因素、增强激励因素;二是强化执法资源供给,要积极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利用科技装备、强化与其它部门的工作联系;三是改进工作方式,要强化源头治理、改进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方式、强化信用评价体系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Y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压力与日俱增,道路交通拥堵趋于常态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碎片式的道路交通管理模式限制于管理主体结构单一、部门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等诸多因素,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现状。整体性治理跳出各自为政的传统管理模式,将单独的管理行为整合成一个综合管理体系,进而形成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整体性管理模式。构建综合性道路交通管理体系进行整体性
学位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开展社会信用治理的重要举措,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多元力量协同参与,共同推进。浙江省W市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近30年的信用建设历程使其在全国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W市为研究个案,通过对W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梳理、归纳与分析,探寻完善W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举措,更好地开展社会信
学位
作为后起的新兴行业,仅仅用了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快递业就成为中国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快递企业的规模、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质的变化,逐步实现对接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并在压缩流通成本、支持电子商务、增加就业岗位和服务生产生活等方面起到了更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快递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安全问题,政府作为公共治理的最大主体难辞其咎,如何强化快递行业安全监管,俨然成为当前十分关键的焦点问题。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手机支付、GPS卫星定位等技术日益成熟,中国催生了一种世界首创的“共享单车”出行模式,推动了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向市场主导的共享单车服务的彻底转变,这样的改变为缓解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了新的尝试。然而,在便利了社会大众的同时,随着共享单车运营规模持续扩大,诸多运营管理问题也随之显现,例如乱停乱放、车辆安全、道路规划、企业竞争、资金管理风险等,为城
学位
权力清单制度是近年来中国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它依据职权法定的原则,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梳理,制定了配套制度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面向社会公开。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厘清了权力边界,规范了权力运行,有利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十分重要。然而随着各地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的编制公布,其在运行过程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信息的传播面更是显著扩大。舆情的传播模式也逐步由传统媒体转向以网络为主,为公众获取各类信息提供了一个全新开放的平台,具有传播速度更加快、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互动性更强等特点。当发生危机事件后,公众迫切希望获取事件的真相,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追加获取相关信息内容。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政府的信息公开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无论城市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大幅的提升,城市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愈发明显。城市层面,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扩张遇到用地指标稀缺瓶颈。个人层面,传统农民没有拥有宅基地的抵押权、出售权和交易权,征地补偿水平又很低,导致农民缺乏进入城市的初始资本,加上户籍制度等约束,让农民变成“市民”这一问题也亟待解决。由此,中央开展了以土地征收、农村集体
学位
中国福利企业公共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支持福利企业发展来扩大残疾人就业范围并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失范问题,造成福利企业偷逃税款、残疾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给残疾人就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尝试以政策执行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残疾人就业保障和税收优惠理论相关知识,通过总结浙江省福利企业政策执行失范现象的具体表现,从执行主体视角分析福利企业政策执行失范问题的成因,并以
学位
在浙江改革开放的先试先行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因素限制和粗放型生产、产业定位低下的发展困局,使违法建筑在浙江的土地上肆意泛滥。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海西协作区交汇点,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商业产业的扩张在为金东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使当地在土地资源、公共资源上面临巨大压力,违法建房形势严峻,研究“三改一拆”背景下违法建筑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对将来保护国土资源、
学位
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政府转变行政理念,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而做的一项制度安排。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政府采取的一种温和、中性的监管措施,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了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也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