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之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环境会计的理论,对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本文从环境会计的目标和假设、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记录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对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指出现行环境会计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主要的学术观点:第一、在已有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各方观点,笔者认为现行的环境会计要素的内容以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等六要素较为合理。第二、笔者认为,信息不对称理论会引起选择盲区和内幕行为的发生。为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必须及时、充分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使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减少公众及社会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降低逆向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笔者以为,环境会计核算的模糊性来自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在环境会计主体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环境会计主体所提供的有关于环境活动或事项方面的会计信息比较隐蔽,这与传统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所不同。不容否认,环境会计主体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最后,笔者认为:聘请独立第三方对环境会计主体的环境报告进行独立审计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由于环境会计核算自身的复杂性,它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企业应当鼓励环境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与对外交流,同时会计人员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聘请独立第三方对环境主体的环境报告进行独立审计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全力支持。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具体的研究方法分别是:(1)文献研究法。在该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于环境会计的文献,包括从图书馆查阅的相关文献、网络的相关资料、有关准则制度等等。(2)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传统会计和环境会计的内容,进而揭示传统会计和环境会计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