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构建糖尿病肾病的模型,观察依普利酮(Eplerenone,EP)对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方法:1.细胞培养:细胞株为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HK-2),实验使用第3~5代细胞。HK-2细胞生长于含10%的胎牛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孵育,使用0.25%胰酶进行消化、传代;2.细胞分组:(1)低糖对照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5 mmol/L,并用DMEM/F12培养液培养细胞;(2)高糖组:高糖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葡萄糖终浓度为30 mmol/L;(3)依普利酮+高糖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浓度为1×10-4 mol/L、1×10-5 mol/L、1×10-6mol/L的依普利酮;3.以上各组细胞作用72 h后,分别收集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TGF-β1 mRNA、FN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GF-β1、F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RT-PCR结果显示,在5.5 mmol/L低糖对照组中,TGF-β1 mRNA、FN mRNA水平呈低表达,与低糖对照组相比,30mmol/L高糖组TGF-β1 mRNA、F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依普利酮干预后TGF-β1 mRNA、FN mRNA的表达与高糖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TGF-β1mRNA、FN mRNA的表达随着依普利酮的浓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呈浓度依赖性;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RT-PCR结果一样,低糖对照组TGF-β1、FN蛋白呈低表达,高糖组与低糖组相比,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依普利酮干预后TGF-β1、FN蛋白表达与高糖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1.高糖刺激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FN纤维化因子表达增高,而通过依普利酮的干预后可降低体外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GF-β1、FN的表达水平;2.依普利酮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1、FN的表达,从而减轻肾纤维化对肾脏的损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