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协会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步伐,世界正朝着文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发达的大众传媒,对外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在国际交往中,各国纷纷把注意力和重心从军事和经济领域转向文化领域,并把对外文化交流纳入到国家的整体外交事业中。文化外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关系,它更加突出政府在对外文化关系中起到的作用。英国文化协会作为英国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在推动英国与其他国家间关系,塑造英国形象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文化外交起步晚,具有管理系统混乱,评估体系缺失,文化活动单一,缺少长期战略等缺点。而中国文化外交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虽然非西方国家经济活跃,政治地位显著提升,但是英美文化仍旧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外交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而这也正是英国文化外交的比较优势所在。如何借鉴英国文化外交经验,突出重围,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第一章分析了文化外交的概念和特点,第二、三章介绍了英国文化外交基本构架及历史,并以英国文化协会为例,分析了英国文化协会的传承,主要文化项目及发展趋势,本文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中国文化外交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借鉴英国文化外交协会的成功经验,抓住机会,成功开展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掌握浙江各口岸(宁波口岸除外)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媒介生物防制措施和控制口岸虫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1-12月采用诱蝇笼诱捕法对浙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虑周的经典巨制,其中的隐喻类型突破了学界当前对隐喻的分类,除了传统辞格的明喻和暗喻外,还有博喻,借喻和篇章隐喻等。刘勰的隐喻观既凸显了隐喻有认知与
作为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者情感因素之一,动机对外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些缺乏或失去学习动机的学生,这些动机问题影响了
《伊坦·弗洛美》是美国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是一部公认的最好的悲剧故事。中国迄今已经出现不少汉译文本,其中吕叔湘先生的汉译最受欢迎。吕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期刊刊载有关教材中体现文化教学方面的论文明显增多。许多学者都已认识到教学大纲和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报纸电视等现代大众传媒的广泛结合,广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视觉及听觉手段,广告的说服力主要体现在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很多
一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八日,画家吴彬(约活动于1591-1644)在北京完成了一幅《洗象图》~1(图1)。如果以吴氏晚年成熟的“变形”作风来衡量,那么,这件较早之作,并没有给观者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