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启勇教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集其祖父泰兴名医朱衡芝先生,其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朱秀峰先生学术经验之大成,从医40载,长于内科疾病的诊疗,尤擅长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系疾病的诊治。学术经验 朱启勇教授幼承庭训,熟读中医经典,系统接受现代医学教育,勤于临床,善于总结,中西并重,勇于创新,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者,同时又是学术传承指导者,对于中医学的发扬光大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其学术思想主旨认为中医诊疗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展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坚持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提出中医辨证更当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注重治未病在肺系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慢性肺病分期治疗,疾病缓解期尤当重视补益肺肾;提出从毒论治,运用抗毒清咽法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旨在表明肺舒配方颗粒能通过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方法:选择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患者60例,符合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肺肾两虚证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西药基础上,联合用药,治疗组予肺舒配方颗粒,对照组予金水宝胶囊,用药3月,记录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T淋巴细胞分类记数CD3+、CD4+、CD8+、CD4+/CD8+,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疗前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较疗前显著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较疗前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积分改变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29例(9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27例(90.00%),组间比较P<0.05。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肺舒配方颗粒选药精炼、配伍合理,选用补肺益肾、温阳强心之品治本,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药治标,药用黄芪、仙灵脾、巴戟天、丹参、赤芍等,联合西药使用,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而改善COPD患者临床表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少病情活动,且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是我院名老中医徐荷芬教授的学术经验之一。本研究利用医院HIS系统大数据平台,对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气滞、瘀毒内阻之本虚
目的:探索针刺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在分析体重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重、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揭示针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部分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对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骨密度与相关因素分析。采用Osteosys超声骨密度仪(韩国SONOST-3000)检测,随机选取体检人群检测骨密度(Bone
第一部分: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试验将80例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门诊在2020,06-2020,12期间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加味三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乐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3个访视点行VAS评分以及JOA评分评价疗效。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实
研究背景: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好发于中青年人,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该病诊治的重要共识,分期、分型系统的推广,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股骨头坏死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Classification,CJFH 分型)中 L2 及 L3 型
目的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研究与评价,初步探讨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中医药治疗方案和常用方药,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以辅助帕金森病病人,与西药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缓解病情的进展,减少西药的增量并可缓解西药产生的不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是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询文献,找出从200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发表的
目的:观察溪黄草汤辅助治疗湿热蕴结型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IFNα-1b)治疗,每次50g,隔天1次,肌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溪黄草汤辅助治疗,每天1剂,常规水煮分2次内服。2组疗程均12月。比较2组湿热蕴结证相关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依据慢性肝病量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伴有钙磷代谢异常相关并发症(CKD-MBD)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的关系,探讨血液透析伴有MBD患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血液透析伴有MBD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中医辨证,同步检测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Klotho与中医证型和CKD-MBD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一般
目的:1、比较不同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E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并明确其效应差异,探索EAP抗MIRI的相对适宜电流强度。2、探索mTORC1在EAP抗MIRI保护效应中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3、探索EAP调控MIRI大鼠线粒体自噬的mTORC1-ULK1-FUNDC1信号机制。方法:1、将12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I/R组)、模型+非电针对照组(
背景:肿瘤细胞的持续高速增殖、不停转移、侵袭,顽强抵抗化疗药物的效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其周身所营造的酸性缺氧微环境。此种微环境毫无疑问的会杀伤正常的机体细胞,提供违背规律的能量代谢结果。最早从1924年起,就有著名的医学家Otto Herinrich Warburg针对此非正常代谢形式提出了“Warburg Effect”学说,这种新代谢型编码程序,在现代研究认为是启动肿瘤局部缺氧、酸性环境和畸
[研究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约发生在25%-50%的绝经后女性中,患者常可出现全身乏力、骨痛等症状,且伴有较高的骨折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穴位埋线可以有效防治PMOP,但尚不清楚穴位埋线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可以影响人体骨量代谢,与骨质疏松(Osteo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