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试验将80例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门诊在2020,06-2020,12期间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加味三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乐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3个访视点行VAS评分以及JOA评分评价疗效。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试验将80例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门诊在2020,06-2020,12期间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加味三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乐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3个访视点行VAS评分以及JOA评分评价疗效。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因自行停药脱落3例,对照组因自行停药脱落2例,实际完成75例,其中实验组37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均值为43.22±13.91岁,患者病程均值为24.00±30.25月;对照组38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均值为43.68±12.75岁,患者病程均值为16.03±28.10月。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以前—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周及4周后,VAS评分以及JOA评分评价两种药物疗效时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加味三痹汤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第二部分 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络药理学研究研究目的:探讨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方法:使用TCMSP及TCMID数据库对加味三痹汤中的君药及臣药(续断、独活、杜仲、牛膝、川芎、细辛、延胡索、秦艽以及僵蚕)药效成分及其药效靶点进行筛选,然后用Uniprot数据库将获得的靶蛋白转换成Gene Symbol名称。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靶点进行进一步检索筛选。通过EXCEL筛选得到药物-疾病共有靶点,然后将共有靶点行Venn图的绘制。通过Cytoscape3.7.0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用R 4.1.0软件分析。对药物筛选的重要靶点通过“clusterProfiler”R包进行GO以及KEGG分析。最后用R软件处理并分析结果。研究结果:筛选得到加味三痹汤的君药及臣药的有效成分100种,药物-疾病共同靶点79种。从药物-疾病靶点图得到的主要药效成分有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黄芩素(Wogon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等89种。主要靶点前五名有PTG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1)、ESR1(雌激素受体1)、NOS2(一氧化氮合酶2)、CASP3(胱天蛋白酶3)。通过PPI网络图获得度值>58的节点有TNF(肿瘤坏死因子)、IL-6(白介素6)、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TP53(肿瘤抑制基因53)及AKT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通过GO分析获得富集条目1996条,细胞组成47条、生物过程1854条、分子功能95条。通过KEGG富集获得139条信号通路。研究结论:加味三痹汤君药及臣药中的成分及靶点较多,并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控抗炎、免疫应答、抗氧化、组织代谢以及细胞凋亡等起到治疗LDH的作用。第三部分:川续断皂苷Ⅵ促进HMSC向髓核样细胞分化抑制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研究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抑制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机理研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以及免疫荧光检测髓核细胞表型基因COL2A1、aggrecan、PAX1表达情况,观察川续断皂苷Ⅵ对人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ERK1/2和p-smad2/3的表达,观察川续断皂苷Ⅵ对ERK1/2及smad2/3通路的影响。通过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川续断皂苷Ⅵ干预后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1.川续断皂苷Ⅵ能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2.川续断皂苷Ⅵ能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可能与激活了 ERK1/2以smad2/3信号通路有关;3.川续断皂苷Ⅵ干预后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研究结论:川续断皂苷Ⅵ能够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抑制大鼠尾椎间盘退变。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整理古代、现代对慢性肾衰竭研究的重要文献,总结王钢教授辨证论治慢性肾衰竭新理论、新治法、新方药。探讨邹氏肾科核心思想“补益肾元”的内涵及系统研究的成果。基于大样本研究获批上市新药参乌益肾片治疗不同病因、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CKD2~5期)的疗效,观察参乌益肾片在改善临床证候、保护肾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药物安全性,提出参乌益肾片临床使用最佳条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进一步分析参乌益肾片有效成
第一部分: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目的 通过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确认芪葵颗粒临床疗效,为后续研究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筛选2016年3月~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且病史资料完整、临床样本收集齐全。通过尿白蛋白排泄率及临床信息诊断分为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作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常
背景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1]。炎症作为干眼生理病理发病的核心机制已得到证实,因此,抑制干眼眼表炎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临床研究发现,选取眼周穴位针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这可能与改善眼周组织微循环有关。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可有效修复泪腺细胞,促进泪液
研究目的:观察痛泻四君加减方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临床观察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确定中医方案在治疗本病中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提供参考价值。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耐量异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四君加减方结合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照组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效应,并以炎性反应动态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电针预处理减轻MIRI的相关机制。方法:1.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假手术(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组、电针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MIRI)组。其中Sham组、MIRI组、EMIRI组又分为再灌注6h、24h和3d三个观察时间点。结扎
湘政办发[2021]4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部署,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进一步加快全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建设,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的原则,坚持"依托市场、创新机制、多措并举、
[背景和目的]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表现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临床上药物选择很多,但缺少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效且毒副作用少的药物,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因其辨证论治特色及个体化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及推广。寒热错杂证是溃疡性结肠炎较常见的证型,临床症状多缠绵反复。生姜泻心汤作为寒热错杂证治疗的经典方剂之一,广泛用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但其
[研究背景与目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是一种常见的、致命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神经胶质瘤的60~70%,属于高级别胶质瘤。GBM具有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即使采取积极的临床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依然较低。GBM的发生机制和有效治疗策略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物学特点的了解日益增多,新的治疗靶点也被逐渐
目的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是我院名老中医徐荷芬教授的学术经验之一。本研究利用医院HIS系统大数据平台,对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气滞、瘀毒内阻之本虚
目的:探索针刺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在分析体重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重、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揭示针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部分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对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骨密度与相关因素分析。采用Osteosys超声骨密度仪(韩国SONOST-3000)检测,随机选取体检人群检测骨密度(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