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端数据库的RFID安全认证和搜索协议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射频信号进行通信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它具有快速、高效、可靠、非视距读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和物品识别领域。但是,RFID系统开放的认证环境和标签自身硬件的局限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广泛应用的桎梏。设计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安全协议是当前RFID技术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RFID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接着详细分析了RFID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并对当前主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特别是RFID安全认证协议进行了分类综述。考虑在现实应用场景中,读写器不一定能与后端服务器建立安全可靠、持久连续的连接,本文提出了一个无需后端数据库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并给出了实现标签主权转移和系统扩容的建议方案。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该认证协议不但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需求而且花销也不高。作为对安全认证协议的自然扩展,本文又提出了一个无需后端数据库的RFID安全搜索协议,并分析了该搜索协议的安全性能和花销。作为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本文所设计的无后端数据库RFID认证协议和搜索协议以其安全性和灵活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获取非合作运动目标(如空中的飞机和导弹、海面的舰船等)的精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和处理,及其在外骨骼系统中作为控制信号的应用,主要用于控制手臂和腿部的运动。表面肌电信号是由表面电极检测和记录的由神经肌肉活动产生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分布的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分布式网络,它综合了微电技术、感知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
当前存在的一些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多是建立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的方法基础之上,面对一批数据总是试图从中提取一个适用的通用分类模型,并期望此分类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性能;但是
精密定位技术的先进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对其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使精密定位平台达到微米或亚微米定位精度,必须对其驱动与运动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针对直线型超声电机驱动的精密定位平台的特点,设计了运动控制系统,并对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及实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由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入手,分析驱动平台的蝶形直线超声电机的运行机理,由运行
通信的最基本要求是有效性与可靠性,纠错编码技术是保证通信可靠性的重要技术之一。带交织器的RS(Reed-Solomon)码与卷积码组成的串行级联编码方案具有优良的抗误码性能,能够
目前,体绘制已成为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科学计算和工程领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体绘制的传递函数将三维体数据的体素值映射成光学成像参数,直
本文首先对MIMO系统空间复用方式下的传统线性检测算法作以分析和验证,虽然传统检测的解码复杂度相对最大似然要低很多,但是其性能上较大的差距使其在高质量的通信中应用困难。
现今,由于具有提升传输速率及分集增益的潜力,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multi-input multi-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领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自组的无线节点或者终端相互合作而成的,独立于固定基础设施的、采用分布式管理的网络。由于其网络中没有固定的基站和中心节点,无线信道时变性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