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站验证平台的MIMO-OFDM波束成形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由于具有提升传输速率及分集增益的潜力,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multi-input multi-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当前的通信系统和设备中。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中,信道间干扰,反射,散射,多普勒效应等因素降低了通信的质量。针对这一情况,人们提出了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术。该技术通过利用信道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对发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和传输的稳定性。传统的波束成形技术要求接收端反馈完整的信道信息给发射端,这将带来很大的反馈数据量需求。然而,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由于上行带宽的限制等问题,接收端反馈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因此完整的信道信息很难获得。如果能够降低对反馈数据量的要求,将更有利于波束成形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信道信息的波束成形算法。并且,基于Nutaq基站验证平台,我们在MIMO-OFDM系统中建立了信道信息反馈和波束成形机制,并以此实现了我们的算法。最后,我们在实际通信环境下对算法性能进行实验与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传统的波束成形技术,提出了一种使用有限信道信息的波束成形算法。同传统的波束成形技术不同,该算法仅要求接收端返回若干比特的信道码本编号,从而大大降低了对反馈数据量的要求。并且我们将数据挖掘领域的聚类算法应用于反馈码本设计之中,从而区别于现有的基于有限反馈波束成形算法中反馈码本生成的模式。  第二,利用simulink环境,我们在Nutaq公司出品的基站验证平台和相应的MIMO-OFDM通信模型上建立了信道反馈和波束成形机制,并以此实现基于有限信道信息的波束成形算法。在工程实现中,我们解决了现有通信模型的结构带来的困难,成功地将算法嵌入到模型中,并在实际环境下运行。  最后,我们在实际环境中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和主客观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能有效提高MIMO-OFDM模型的通信性能。与传统的波束成形相比,我们的算法不仅能显著降低对反馈数据量的要求,而且更易于工程实现。在实验及评价手段上,传统的计算机仿真相比,我们的试验更逼近实际的通信场景,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其他文献
谷粒损失率直接影响着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目前,谷粒损失检测方法一般是对单一压电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放大和低通滤波分离后,由阈值鉴幅方法加以识别。实际联
随着3G移动通信系统逐步成熟,3GPP早已开始了对其长期演进(LTE)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与3G相比,LTE更具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获取非合作运动目标(如空中的飞机和导弹、海面的舰船等)的精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和处理,及其在外骨骼系统中作为控制信号的应用,主要用于控制手臂和腿部的运动。表面肌电信号是由表面电极检测和记录的由神经肌肉活动产生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分布的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分布式网络,它综合了微电技术、感知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
当前存在的一些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多是建立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的方法基础之上,面对一批数据总是试图从中提取一个适用的通用分类模型,并期望此分类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性能;但是
精密定位技术的先进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对其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使精密定位平台达到微米或亚微米定位精度,必须对其驱动与运动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针对直线型超声电机驱动的精密定位平台的特点,设计了运动控制系统,并对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及实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由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入手,分析驱动平台的蝶形直线超声电机的运行机理,由运行
通信的最基本要求是有效性与可靠性,纠错编码技术是保证通信可靠性的重要技术之一。带交织器的RS(Reed-Solomon)码与卷积码组成的串行级联编码方案具有优良的抗误码性能,能够
目前,体绘制已成为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科学计算和工程领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体绘制的传递函数将三维体数据的体素值映射成光学成像参数,直
本文首先对MIMO系统空间复用方式下的传统线性检测算法作以分析和验证,虽然传统检测的解码复杂度相对最大似然要低很多,但是其性能上较大的差距使其在高质量的通信中应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