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

来源 :王秋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s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第10条只是抽象地规定了民事习惯作为法源的地位,但是对哪些民事习惯可以作为法源以及民事习惯如何适用并无规定,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急需理论支撑。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主要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由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而进行的,导致民事习惯的适用存在诸多问题,民事习惯并未充分发挥其法源作用。民事习惯作为法源适用于司法实践更符合当事人的正义观念及期待利益,有利于实现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妥当性。本文旨在探讨《民法典》背景下,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以具体实现其法源作用。《民法总则》实施前,民事习惯不具备法源地位,法官适用民事习惯无合法依据,法官整体上对民事习惯的适用持谨慎态度,通常以适用民事习惯没有法律依据、民事习惯纠纷的解决有相关法律规定、涉及的民事习惯违反公序良俗以及民事习惯违反法律规定为由,排斥和拒绝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但民事习惯是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出于对司法裁判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考量,少数法官将民事习惯依托法律原则而适用、将民事习惯蕴含的利益解释成法律利益、运用法律技术将民事习惯纠纷转变成法律纠纷等变通性的方式认可和运用民事习惯,实现依法裁判。《民法总则》实施后,法官适用民事习惯具有合法依据,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民事习惯的案件增多。目前,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法官仍然严格限制民事习惯作为法源,法官对同种民事习惯能否作为法源存在分歧,法源意义上的民事习惯的适用案件整体较少以及民事习惯的适用论证不足且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不统一。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法官对适用民事习惯的正当性认识不足,法官排斥民事习惯的思维惯性,民事习惯的差异性和规范性不足导致援引和适用民事习惯困难以及民事习惯适用规则缺失导致适用不统一。民事习惯作为法源具有充分的正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事习惯作为法源有助于弥补立法者的有限理性,能够填补法律漏洞以弥补制定法对利益保护的不完整;民事习惯作为法源有助于充分尊重和维护自生自发秩序并实现其有机团结;民事习惯作为法源能够增强民事法律的正当性、实现社会正义并弥补法律精神意义的欠缺,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民事习惯作为法源还有助于增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克服“法治不适”以及实现纠纷解决以增强司法实践的效果。民事习惯的识别和审查直接关系到民事习惯能否作为法源而适用。民事习惯的识别是确定民事习惯是否真实存在,民事习惯的具体内容以及民事习惯是否正在发挥普遍的规范效力,应当以特定地域内人们对民事习惯普遍知晓,特定地域内人们反复践行民事习惯以及特定地域内人们对民事习惯具有内心确信为标准。民事习惯的审查是在对民事习惯进行识别之后,对民事习惯进行价值判断以确定民事习惯能否作为法源而适用,包括民事习惯的合理性审查和排除违法的民事习惯两个维度。民事习惯的合理性审查,应当采取社会大众的标准而非精英标准且科学性不应该成为衡量民事习惯最主要的标准。民事习惯的合理性审查以合乎日常情理和生活规律,未明显违背善良风俗以及符合社会文明发展理念为标准。违反法律的民事习惯应当被排斥适用,具体包括违反法律价值和理念的民事习惯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习惯。违反法律价值和理念的民事习惯包括违反制定法强制性规定的民事习惯以及违反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的民事习惯。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习惯可类型化为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的民事习惯,主要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民事习惯,损害他人生命、健康的民事习惯,违反人格尊严的民事习惯;破坏家庭伦理和秩序的民事习惯,主要包括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民事习惯、违背亲属伦理的民事习惯;严重危害朋友、邻里和谐关系的民事习惯。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厘清民事习惯适用的条件,构建民事习惯适用的程序以及确定民事习惯适用的具体方式。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则是适用民事习惯的基本条件。存在民法任意性规范、可适用的民法原则和通过法律方法而构建的用于漏洞填补的法律规则均属于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则的情形。适用法律可能违背基本的正义是适用民事习惯的例外情形。民事习惯的适用还需要构建合理的程序,主要包括:由当事人提出适用民事习惯的主张,法官对民事习惯进行识别和审查以及法官在司法裁判中适用民事习惯。民事习惯的适用主要包括直接适用民事习惯规则作为裁判依据和适用民事习惯构建请求权基础但不完全适用民事习惯规则两种具体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通信速率和带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代通信网络仍受到“电子瓶颈”的约束。因此全光通信成为了目前最具前景与潜力的未来通信技术选择。而全光开关和全光逻辑作为全光通信网络中的关键器件,起着监控通信路径和构建光交换网络的作用。全光网络由于不存在光电转换的过程而直接以光控光,可以摆脱“电子瓶颈”的约束,从而可以提高通信速率,扩展带宽容量。近年来,硫系相变
本论文是关于2,3-联烯醇C-O键和硫酯C-S键催化活化与转化的研究。第1章总结了 2,3-联烯醇及其衍生物涉及到C-O键切断的研究进展。综合C-O键切断后合成的产物类型以及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机理,我们从合成1,3-二烯或α,β-不饱和烯酮、合成烯炔、合成联烯、合成环化产物四方面进行了综述。第2章是关于钯催化非活化二硅烷/联硼酸酯对2,3-联烯醇硅化/硼化的研究。首先研究了Pd2(dba)3/P
基于2007—2019年河南省沿黄9市旅游与经济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研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主要障碍因子.结果显示:(1)2007—2019年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指数均值呈上升态势,区域经济增速较快;地级市间两系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热点区集聚在郑州、洛阳,冷点区主
纳米催化剂在电催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研究人员通过调控催化剂的组成、晶面取向等参数,在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需不断提高催化剂性能以满足电化学能源转换装置大规模应用的需求。晶相调控是一种通过改变催化剂中原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晶胞结构和能带结构,产生应变效应和电子效应;从而调控催化性能的策略,是众多调控策略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论文以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合作行为,帮助行为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但以往的帮助行为研究集中在帮助者的单边视角,尚缺乏组织情境下从受助者的视角探讨帮助行为的效果。由于帮助者的感受与受助者往往不是完全对等的,帮助行为要持续地产生积极结果,必须要关注受助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反应。所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员工接受帮助的积极和消极心理机制,以及受助者的特征所起的边界作用,使得帮助行为更有效,更加可持续,从而进一步提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开启商用,作为通信产业最关键一环的移动通信网测试技术的重要性显著增加,通信网测试仪表的需求量快速上涨。5G路测仪的研发对完善5G通信网络测试体系起到关键作用,为移动通信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可靠保障。本文依托重庆市重大主题专项“5G路测仪表的研发与应用”,基于5G系统协议标准,研究并
海马是哺乳动物大脑中的重要结构。海马中不同类型神经元与其上下游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建立诸多神经网络结构,这些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正是海马在学习、记忆、认知及情绪等行为中发挥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近年来,基于工具病毒的细胞类型特异性神经环路示踪技术已成为当前神经环路结构解析的重要手段。然而受限于部分病毒示踪工具的工作特性,目前海马神经环路结构研究尚存在突触连接信息不明确、连接关系不具备细胞类型特异性以
俯冲现象是现代地球最重要的地球物理过程之一,在地球的板块运动、热演化、元素循环和动力学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作为俯冲板块主要的组成部分,地壳在俯冲带会被运输并进入地幔深部。由于地壳与地幔有着迥乎不同的化学成分,因此制约俯冲地壳的矿物组成和弹性性质对我们理解俯冲板块和地球深部的物理化学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俯冲地壳三类重要的组成矿物——钙铝榴石、赛石英、利伯曼石及K-hollan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自然环境中常见的致病菌,当动物机体面对条件性的应激因素例如注射污染、疲劳运输、皮肤烧伤等时极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虽然长期以来,针对本病的控制手段一直以抗生素疗法为主,但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广谱耐药的情况出现,因此亟待采用更为合理的防控与处理手段。人们一直期望能够找到预防和抑制该细菌侵染的有效手段,来遏制铜绿假单胞菌发病率上升的势头。因此研制出新型安全高效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具有重
商业银行接管人制度旨在妥善处置问题商业银行、化解银行风险,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我国长期缺乏商业银行接管实践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法律对商业银行接管人制度的规定极为粗浅,仅仅规定了接管人的决定主体以及接管人享有经营管理权这一概括性权力;另一方面,我国学界对该制度的研究也较为浅显,对商业银行接管人制度的研究仅停留在定义阐述层面,对进一步的接管人权力、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未涉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