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美国的中国形象重构(1931-1949)

来源 :付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政治的发展,同时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中国形象的发展变化与中美关系的变化密不可分。1931到1949年成为中美关系史上,同时也是美国的中国形象建构史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被美国史学研究者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T.G.Jespersen)称为中美关系“辉煌的18年”。本文的重点是从“形象”的视角考察1931-1949年间林语堂创作的代表性英文著述,如《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京华烟云》(Momentin Peking,1939)、《枕戈待旦》(The Vgil ofa Nation,1944)在重塑这一时期的美国的中国形象方面的地位与贡献,以及由此折射的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变化,以及中国在当时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回溯美国中国形象的发展流变,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国形象建构过程中,传教士始终成为核心的形象塑造者。美国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一大批传教士来华,带着对基督宗教和传播福音的热情,他们开始了基督教化中国的“宏伟”计划。传教士中那些享有较高知名度者的主要功绩或在历史上的重要表现一般并不是体现在其传教的成果上,更多体现在他们对中西文化交流或者说中外关系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例如,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其撰述的《中国人的特性》(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894)在塑造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化了自19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塑造的“停滞、落后、野蛮的”中国形象,更从民族特性的层面,以其亲身经历和具体详实的材料为想要了解中国的西方人的提供了参考。从一定程度上,林语堂重塑中国国民性和国家形象正是以批判明恩溥的观点为起点。而另一位著名传教士兼作家的赛珍珠女士,以其中国《大地》(The Good Earth)的生动描述,让中国勤劳、淳朴的农民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美国的中国形象从负面向正面的重要转折,为林语堂重塑的中国国民性和国家形象的接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语堂基督徒的背景和中西文化教育背景为其重构美国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从语言、文化和身份等多重便利的条件。林语堂出生在一个中国基督徒家庭,父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牧师,他从小得以浸淫在中西文化之中,基督信仰与品格已经深植在他的心里。这份信仰以及基督徒身份成为他日后能担当重塑中国形象重任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时的美国是基督信仰浓厚的国家,对于一个来自中国的基督徒的民族自白的可亲、可信度为其重塑之旅铺平了道路,加之他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对中文、英文的娴熟,以及幽默、诙谐的笔调,都为其作品的接受奠定了基础。而其成功的外部因素则离不开赛珍珠夫妇从文学创作思想与文化思想的引导,以及出版商华尔希(Richard Walsh)从出版、发行一系列的商业运作策略的成功运用密不可分。在对林语堂重塑中国形象的考察中,笔者发现,林语堂重塑的“和平、悠闲、艺术”的中国文化与生活方式;“团结、进取、民主的‘新’中国”的形象是与当时的美国对华政策,与亨利·卢斯(Henry Luce)为代表的传教士努力打造的浪漫化、理想化中国的形象吻合的。从其作品的接受情况来看,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美国大众对中国负面的印象,得到读者的接受和认同。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与美国传教士、商人、外交官等形象塑造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林语堂是以一个“局内人”(Insider)的视角向美国读者阐释中国传统文化,重塑一个“团结、民主、奋进的”新中国形象。虽然其重塑的终结无法逃离中美关系发展的大的趋势,但林语堂通过其英文著述和大量的社会文化活动开启了中国与美国文化互动对话模式的尝试。然而林语堂重塑的中国形象的局限性也是不容否认的。林语堂作品的受众主要是美国的文学圈和中产阶级,所以对普通读者的影响力比较有限,林语堂以中国人的身份主动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建构中国形象的尝试还是给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形象研究以及当今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启示与借鉴。跨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更能促进双方的了解,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的进程。林语堂自塑中国形象的尝试是对异域形象研究的有益补充,他为研究提供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双重视角,并且超越了文学文本的层面,将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有机结合,拓宽了形象学研究的范围与层次。此外,林语堂重构中国形象的策略与影响的研究对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让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可以提升教学的成效。本文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具体的生活情境,并基于情境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可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道德议题;可以借助班级和家庭的载体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
《中医食疗与肿瘤防治》是一门创新型中医选修课程,课程的核心是强调中医食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原则在中医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包括:中医辨体辨证施食的原则、中医食疗养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食物的抗肿瘤作用、食疗在肿瘤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和各种症状中的应用等。课程教学设计立足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雨课堂”工具对课堂的前、中、后实施教学方案改革,并开展多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价。
本文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现实状况,结合幼儿园的本土亲子游戏进行了探讨,并就其组织的整个过程,给出了游戏组织策略、家庭互动策略等方面的建议,以期指导父母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正>要对自然生命充满信心,才会真正地享受生活。疫情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考验着人体的免疫力。专家们承认,最有效抵抗病毒侵袭的,还是自然生命的力量。发烧,也是人体对病毒的抵抗斗争。阳过的,都有相似的经历。不吃退烧药,照样可以抵抗过去。而对有基础病的老人而言,病毒可以趁机而入,致人于死地。
期刊
多院区发展是公立医院借资源要素扩展增强发展动能的主动调整,如何将优势资源转化为多院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力,核心在于功能学科定位的差异化,重点在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技术服务的同质化、资源业务的协同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病患需求为中心,以延伸式管理体系、同质化医疗品质和差异化发展策略为抓手的多院区高质量发展管理实践,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统筹兼顾、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的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全文探讨了一个
<正>肿瘤在本质上属于基因病,遗传、各种环境的致癌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DNA损害,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引起肿瘤[1]。近年来,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肿瘤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数据调查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居于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2]。基于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防治效果是未来
期刊
背景与目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AS的有效防治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脂代谢紊乱是AS的主要病理基础,近期发现肠道菌群与AS、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定心方Ⅲ号方(Dingxin Recipe Ⅲ,DXR Ⅲ)是治疗AS的经验方,文献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包括栀子苷、丹参素、阿魏酸(Fe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