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造成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家庭和患者本人带来较大的心理、生理、经济负担。预计到2050年,全球AD患者将达到1.5亿以上。然而,AD仍然是一种“无药可治”的疾病,已批准上市的药物不但数量很少,而且只能改善患者症状,并不能根治疾病,不能逆转疾病的病理变化。近年来,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免疫豁免属性,并有一定的抗炎、免疫调节、促修复作用,为AD治疗带来新希望。但是,MSCs来源广泛,其对AD的治疗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尤其是不同组织来源的MSCs是否拥有不同的治疗机制仍有待探索。因此,本课题选取两种不同来源MSCs,并在三种AD小鼠模型中开展实验,通过行为学、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综合探索MSCs对AD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第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扩增的细胞是否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接着通过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三系分化能力。结果表明,研究选用的细胞均可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并且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的能力。第二步,研究团队自主合成响应双光子激发的双卟啉染料,该染料可以体外标记MSCs,采用活体成像方式动态观测,研究注射进入体内的MSCs的迁移和分布。结果表明,将标记的MSCs通过尾静脉输注的方式注入AD模型小鼠体内,发现在注射1小时后便可迁移到小鼠头部,肝、脾等组织器官也有分布。第三步,将人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注入快速衰老 AD 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prone8,SAMP8)体内,研究 SHED 是否可以提高AD小鼠的认知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发现,在行为学上SHED可以显著提高认知功能;病理指标方面可观测到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元数目减少和神经炎症等都有显著改善;分子表达方面发现海马区的蛋白组学结果显示部分线粒体通路蛋白表达变化显著,包括Mic13、Mif以及Hook3;亚细胞结构方面发现线粒体的数量、形态和功能都有显著变化,同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了 SHED改善AD模型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该部分首次探索了 SHED能显著缓解SAMP8小鼠的AD相关病状,并从体内外提供SHED改善AD模型中线粒体形态及功能障碍,有力地支持了 AD发病机理的线粒体级联假说,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四步,选取12月龄的自然衰老AD小鼠模型做更深入验证。结果表明,连续注射6个月SHED,不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小鼠的握力和平衡力,改善衰老相关生理指标,还可以延长注射组生存期。通过进一步的肝脏蛋白组学分析,发现SHED注射可以显著增加核糖体合成相关蛋白如核糖体60S组件蛋白Rplp0及显著升高线粒体ATP合成相关蛋白Atp5o等。从代谢角度提供SHED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及核糖体相关蛋白水平延缓衰老。第五步,引入第三种AD模型小鼠B6-Tg(PrP-happ/hps1)(简称APP/PS1)进行研究,发现SHED可以很好的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和Aβ沉积。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申请临床试验使用最多的MSCs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human umbilical cord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也进一步选择了 HUC-MSCs做为对照,发现HUC-MSCs也能较好的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和Aβ沉积。利用蛋白组学分析发现,SHED和HUC-MSCs都可显著提高小鼠海马区核糖体组件蛋白Rplp0的表达量,并增加转录翻译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值得注意的是,HUC-MSCs注射后,除了影响脑区核糖体相关蛋白外,还引起部分线粒体ATP调控功能蛋白如Atp5β显著增高。综上所述,MSCs细胞治疗可以提高多种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改善脑部病理水平、缓解炎症状态。该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和调控线粒体及核糖体功能得以实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SCs治疗AD提供了实验证据。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变革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教师身份和身份建构是理解教师对改革的体验和回应的重要视角。在我国学前教育迈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采用意义阐释取向的质性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的策略,选取了11名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上海市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参与者,从宏观(公共叙述),
沙门氏菌是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严重危及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及动物健康。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鸡白痢持续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约数百亿美元。治疗沙门氏菌感染首选抗生素,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传播和流行,导致现有抗生素的疗效显著下降。因此,为防控沙门氏菌感染,迫切需要开发新型药物或抗感染策略。沙门氏菌的基因组携带两套不同的毒力岛(SPI),其中SPI-1编码的T3SS协助沙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育龄女性群体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异质性疾病,具有雄激素过量、多囊卵巢形态及排卵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目前,PCOS的治疗仍是临床挑战。自噬是一种保守的溶酶体分解代谢途径,为细胞提供必需营养素,降解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和发育很重要。自噬受到许多因素的密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可通过IGF2-R的tis受体调节自噬,而mi R-34c-5p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亚洲,有大约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
海洋无脊椎动物通常具有同种群聚现象,同种个体紧密附着于其他个体上或附近区域,形成密集种群。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活史包括营浮游生活的幼体阶段和营底栖生活的稚体/成体阶段,其中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关键环节是幼体的附着和变态。由于底栖生活的稚体/成体运动能力较弱或完全缺失,幼体的附着和变态直接影响到其成体同种群聚的形成。大量研究表明天然环境化学因子可以诱导海洋无脊椎动物幼体的附着和变态,然而至今完全鉴定出化学
为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迎合日益增长的绿色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绿色创新,通过绿色生产、销售环保产品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积极寻求与绿色供应链上下游成员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实现利润共赢。本论文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和博弈论,以能效标准、碳限额、碳关税和政府补贴政策为例,研究了企业在不同环保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的绿色创新与定价策略,以及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模式偏好。主要内容如下:
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已成为限制其长时间飞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还面临巨大的电力需求,发展高效的机载发电系统也迫在眉睫。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且结构紧凑、部件体积小,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很有应用前景。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热电转换系统,在满足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要求的同时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提供电力保障。
学位
第一部分 RANK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2型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又棘手的肾病,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内质网应激是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关键环节。NF-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RANK通过促进氧化应激介导1型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是一种理想的能量转换工质,实现S-CO2自然循环驱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研究意义。但是在拟临界区内剧烈的物性变化使S-CO2在该区域的流动和换热规律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分析方法和体系。本论文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机器学习建模等方法对S-CO2自然循环流动与换热问题展开综合研究。本文阐述了 S-CO2自然循环实验台架的设计搭建过程和运行参数范围,并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