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氢键体系铁电/压电性能的理论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铁电材料具有自发电极化,并且电极化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是可以切换的。由于它在电光学、压电和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等不同方面的应用而受到广泛研究。铁电性第一次在包含氢键酒石酸离子的罗谢尔盐中发现,开启了铁电学研究的大门。考虑到该盐包含氢键酒石酸离子,氢键与铁电体之间的联系也随之被揭示。事实上,从氢键的性质来看,不难发现铁电体在氢键晶体中是广泛存在的。这是因为大多数氢键具有极性并且许多氢键晶体是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另外氢键是相对弱的键,因此在电场作用下,它也容易断裂。此外,由于铁电体反演对称性破缺的特点,那么氢键铁电体也是压电体。压电材料具有在外界应力作用下产生电势或者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机械运动的能力。压电材料已经被用于很多领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纳米定位器、超声波马达成像设备等等。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些氢键体系的铁电、多铁以及压电性能。首先,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证实了强碱化合物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具有超长离子位移的铁电性能。通过在体系中引入少量的质子空位就可以实现质子转移模式从原胞内转移完全变成胞间转移。与此同时,还会引入带有移动磁矩的多铁孤子并且会产生一个比大部分钙钛矿铁电体高几个数量级的铁电极化。它们的薄膜的垂直极化可以强烈抑制退极化场的影响,这也就使得不同类型二维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成为可能。这些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无损读出的性能并且可以通过感知可切换的金属/绝缘状态实现超高开关比。然后,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基于过渡金属官能化分子三明治纳米线的方法设计了几种零维和一维铁电/多铁材料。它们拥有一系列奇特的性质。比如,类似于羧基的一些官能团将会在三明治纳米线周围自发形成三重氢键螺旋链,并且具有强劲的可切换极化。铁电极化切换有两种模式。当三明治纳米线的末端不能形成氢键时,极化翻转通过配体的重定向实现。同时,氢键链重组并且会改变氢键螺旋链的螺旋性。当三明治纳米线两端都能形成氢键时,极化翻转则通过质子转移的方式实现。然而,氢键链的螺旋性保持不变。这两种极化切换模式的结合可以使得系统作为一个具有小迁移势垒的最小质子导体,这个势垒要比许多流行的高迁移率质子导体要小的多。同时该势垒又是足够大的,可以抵抗室温条件下的热波动。这一理想特性可用于构建纳米级人工离子突触,实现神经形态计算。在突触晶体管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控制质子在链上的迁移来不断改变非易失性多级电阻MXene基后神经元的电导。突触功能的成功模拟将使它们在未来的高密度人工神经系统应用中充满希望。此外,我们提出了一种获得超高压电系数的新方法,并且这个压电系数在理论上应该无限大,同时也要求铁电体的居里温度对应变敏感。通过第一性原理和蒙特卡洛模拟结合的方法表明很多柔性无毒的氢键铁电体(比如有机体系Ph MDA)可以作为理想的候选者。由于氢键柔软的特性,氢键网络可以很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它们的质子迁移势垒会随着质子转移距离延长而急剧增加。只需要一个2%的拉应变,它们的势垒和居里温度就会增加近两倍。此外,还可以通过固定一个方向的应变精确调控居里温度至室温,然后在另外一个方向上获得2058p C/N的超高压电系数。这个值甚至可能被低估,可以通过施加更小的应变来大大增强。由于它们具有高的热释电系数,除了可以用于制作传感器之外,还可以用来将机械能或热能转化为电能。
其他文献
金属材料中的溶质氢原子会削弱材料的力学性能,导致灾难性破坏和事故。随着核工业、海洋工业等工业中氢腐蚀问题的出现,以及氢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氢脆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此外,对氢脆现象微观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溶质氢原子对材料强化行为、塑性行为以及断裂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代氢脆研究认为,溶质氢原子与金属材料中各种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氢脆现象的重要因素。在弹性力
目的:探讨ADAMs在脑膜瘤中表达水平,明确其表达与脑膜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脑膜瘤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q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筛选ADADMs的m RNA表达水平,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将其表达水平与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A12铝合金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高温和超低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蒙皮、桁条等结构。激光焊接能量密度高、热输入量小、焊后变形小,因而常用于2A12铝合金的连接。然而,2A12铝合金激光焊接存在接头软化以及强度降低等问题。激光焊接熔池凝固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动态演化过程会显著影响焊缝微观组织的形貌与尺寸,对接头软化以及强度降低有直接影响。因此理解微观组织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2A12
微塑料(尺寸<5 mm的塑料)作为全球备受关注的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易迁移,难降解,且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有富集作用,大大增加了其对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危害。因此,本文首先定义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携带重金属并共同迁移的特殊环境行为为“木马效应”。随后,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分布、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微塑料与重金属木马效应对其共同迁移行为的影响以及微塑料和重金属木
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风险分层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组织病理学风险分层缺乏可重复性,忽略了癌症异质性,并且无法在术前指导手术操作。现有的分子风险分层对有特定病理和分子特征的患者无效,同时无法指导术后的辅助放化疗。由于染色体分离错误而产生的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被称之为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作
第一部分PDK1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评估PDK1在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和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DK1的表达高低是否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相关。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及5种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NE1、HONE1、HK1)中PDK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并通过相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因为其获取数据容易,重建模型成本低,所以被广泛运用到大范围场景三维重建应用中。多视图立体匹配是三维重建流程中较为关键的步骤,得益于多年的研究成果积累,现有的传统立体匹配方法在不同的公开数据集上均能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但随着重建场景的扩大以及场景复杂度的提升,多视图立体匹配面临新的挑战:处理弱纹理等特殊数据时,图像一致性不可靠,因此重建结果通
大量证据表明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癌症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前期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核酸外切酶1(EXO1)在肝癌(HCC)中高表达。而EXO1在肝癌中的功能及机制目前研究甚少。通过临床组织样本我们发现EXO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其高表达与肝硬化相关,且EXO1高表达提示着肝癌病人不良预后。进一步研究发现敲低EXO1可减弱肝癌细胞体外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能力及肝癌细胞体内成瘤能
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吸收和传播特性进行操控一直是光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近年来,随着纳米加工和表征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吸收器在电磁隐身、光电探测、生物传感以及光伏发电等领域中均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如下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器件尺寸,不可避免地造成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减弱,导致其光吸收效果变差,这一点在二维材料薄膜的光吸收中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
目的:通过构建前列腺癌失巢凋亡耐受细胞模型探究失巢对细胞凋亡、侵袭、迁移和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持续悬浮培养前列腺癌PC-3、DU145细胞一周后重新贴壁培养两天的方法构建失巢凋亡耐受细胞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超低黏附培养板(ULAP)中培养的亲本(P)和失巢凋亡耐受(A-R)细胞的存活、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进一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