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制约因素也在不断积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迫切需要改变,而自主创新是最根本和有效的战略选择。目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因此,正确认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科学地评价及时把握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效果,引导工业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界定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等相关概念、类型和特征,并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已有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本文对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取得的5个方面的成绩和5个方面的不足,并指出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融资渠道不畅、市场体制不完善等6个主要问题。再次,本文基于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根据科学性、现实性、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将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R&D投入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创新成果能力五个组成部分,从而构建了包括5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客观赋权法——熵权系数法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尽量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并选择可拓评价法来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18家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工业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