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欧茨短篇哥特小说研究——以《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u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今文坛公认的重要作家,有着“哥特小说女王”之称。她的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获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作品集,里面既有经典的鬼故事,又有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极少,有的也只是节选其中一两篇对其主题进行简单阐释。本文将从心理现实主义出发,从多方面来探讨这部小说所呈现出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以及当中所隐含的社会问题。   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入手,来解析《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这部小说集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心理现实主义特征之一,是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心灵世界的有机结合。欧茨主张小说应该反映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尤其是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她在着力刻画人物心理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忽略外在客观真实。相反,人物的主观感受的波动和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是相协调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之二,是心理描写手段和技巧的多样性。欧茨在这部短篇小说里,熟练的运用了内心独白、意识流、联想和回忆,内心分析等典型的心理现实主义技巧,加上怪诞、象征、梦魇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段,并融合了哥特式小说神秘、恐怖的艺术色彩,对她笔下人物的心理现实进行了深层的剖析。心理现实主义特征之三,是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倾向于使用内视角。欧茨让作品中的人物充当叙事者,通过这个人物的感知和意识去观察和体验外界事物,所有的事件、人物行动都呈现在叙述者的个人意识中,然后泄露给读者。   欧茨作品中反映的当今美国社会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家庭暴力、现代人之间的疏离与孤独、女性的生存困境等等,都是极具有令人深思的哲理性与批判性的。人性的阴暗面和复杂性在她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欧茨侧重于描写美国中下层人的生活,善于以女性的视角表现对弱小人物,尤其是受尽压制和屈辱的女性命运的同情和探索。欧茨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大家对人类的未来投以更大的思考和关注,共同创造一个平和、安宁的社会。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涉外法律事务不断增多,社会需要更多既精通法律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开设了法律英语课程,尤其是一些政法院校。
《裸颜》是路易斯最后一部呕心沥血的巨作,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作者巧妙地重写了丘比特与赛姬的希腊神话,寄希望于拯救困惑的现代人。本文以小说的主人公奥璐儿为例,研究
在展现婚姻与家庭的主题上,爱德华·阿尔比被视为最成功的现代戏剧作家之一。戏剧中的婚姻与家庭问题实则是上世纪50年代后美国社会的缩影。先前关于阿尔比戏剧的研究,主要从荒
隐喻现象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传统语言学把隐喻当作一种修辞手段,认为它是正常语言的一种偏离。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被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陌生化理论影响颇为深远。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指出,形式在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学性,而陌生化是实现这一本质属性的手段。自古以来,翻译理论界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的研究者对英语语块学习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以英语水平较差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艺术专业外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相对较少。   本文在借鉴其他学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经常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与人关系的关怀。《霍华德庄园》作为他的代表作,包含了三个社会分层之间相互交织的人际关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