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展现婚姻与家庭的主题上,爱德华·阿尔比被视为最成功的现代戏剧作家之一。戏剧中的婚姻与家庭问题实则是上世纪50年代后美国社会的缩影。先前关于阿尔比戏剧的研究,主要从荒诞派戏剧手法、心理研究、哲学研究等角度进行文本分析。然而,这些研究缺少对阿尔比不同阶段戏剧的必要整合,此篇硕士论文更专注于阿尔比戏剧作品的历时性研究,挖掘其不同时期作品与特定历史背景的相关性,更为深刻地揭示婚姻失败的必然。此外,先前有关婚姻问题的两性研究,都是在异性恋框架之下分别研究男性和女性人物,在此篇硕士论文中,笔者所运用的酷儿理论将打破这一限制,分析戏剧中出现的同性恋、跨性别性征、跨越物种之性等现象,以更广阔的视角翔实地解读出异性恋婚姻的失败。 本硕士论文从三个角度专门论述阿尔比戏剧中婚姻的失败,这三个角度也与三个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相呼应:上世纪50到60年代,上世纪70到80年代,以及21世纪。在上世纪50、60年代,阿尔比戏剧中婚姻的失败被描绘为美国梦的失败。剧中人物试图维持婚姻,以实现他们心中各自的美国梦,然而最终以充满绝望而收场。在上世纪70、80年代,婚姻的失败与死亡主题交织在一起,剧中人物渴望死亡以摆脱婚姻的责任。在2000年以后的戏剧中,婚姻看上去很完美,直到动物出现在婚姻中。剧中人物对动物表现出大胆的欲望,在酷儿理论的框架下这是一种性的可能,他们又一次没能维持住异性恋婚姻。从以上这三个角度来解构婚姻,异性恋变为了不可能。剧中人物深受异性恋婚姻枷锁的折磨,他们反抗,并且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在酷儿理论的演绎之下,异性恋婚姻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