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建得胜鼓音乐研究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建得胜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于2009年11月10日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建得胜鼓起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在传统的新建民间礼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替传播,许多传统仪式逐渐被“西化”、“简化”,新建得胜鼓的传承也在文化生态环境的变革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自2005年起,中国开展了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新建得胜鼓的传承保护也随之得到重视。然而,到目前为止,新建得胜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渊源、生存现状、基本音乐形态等方面,其生存演变、音乐特征、音乐本体分析、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整个新建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在阐述新建得胜鼓的历史发展及生存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研究理论,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文献资料为辅,结合民俗学从音乐文化和音乐形态等多个角度对该乐种进行研究与归纳。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了新建得胜鼓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自然、人文、民俗等生存背景,通过对传承人以及老艺人的多次采访,对该乐种的乐器、乐队组织形式、乐谱等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另外,经过多次田野调查,笔者完整的记录了农村传统土葬仪式、敬神祭祖活动以及婚礼习俗,并结合民俗学对得胜鼓音乐置于常用的礼俗活动的情况进行详尽阐述。最后,在当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背景下,针对新建得胜鼓的传承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出适合新建得胜鼓生存与发展的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开放大学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各个地域,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开放大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习平台,基本上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通过开放大学进行学习。开放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以
近些年来,随着纪录片的快速发展及摄影设备的推陈出新,原本高大上的纪录片也变得平民化,关注的焦点更加地贴近日常生活,其中家庭类纪录片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不过这类纪录片相对特殊,与家庭Vlog相比要更加严谨、完整。与传统人物纪录片相比,聚焦点是一个家庭而不是某一个人,并且更具有生活气息。家庭类纪录片是通过对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拍摄,对家庭成员的形象进行刻画,向观众展现家庭的真实生活和体验,给予观众最真切的
秧歌调,也叫秧歌戏,产生于我国山西,流行于我国河北、内蒙古西部、陕北北部,是一种关内汉族人民群体活动的民间传统歌舞表演形式。后随着我国陕北、晋北地区的人民“走西口”,将其带至塞上,经过与本地民族文化的巧妙交融后,形成了独具内蒙古特色的秧歌调。其中,打拉亥村秧歌调较为突出。关于它的具体名目甚为繁多,诸如秧歌舞、踩高跷、旱船舞、跑驴舞等。笔者基于秧歌调本身多重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及其与当地百姓传统文化生活
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在农村小学,写作教学还处于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尴尬境地。学生由于生活单一,阅读面狭窄等原因,在写作上往往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情况;由于教学方式陈旧、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存在写空话套话的问题;教师的写作指导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总结经验教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适应国家形势发展需要,在教育领域长期实践基础上,我国各层次教育领域分别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前述大势之下,也一直在进行中。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3年,我国启动了对2003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次年9月,包括笔者所在海南省在内的北京、辽宁、天津、山东、上海六省市,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新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进行教学。新课标的修订,是在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实践、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完成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比于2003年版课程标准,新课标的修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课程
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教育已融入基础英语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中。英语基础教育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使中小学生通过习得外语语言了解和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传递和输出自己母语国家的优秀文化,增强青少年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更好地使自己国家傲首挺立在世界灿烂和优秀民族文化之列。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决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英语教育的整体素质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从中国目前的教育来说,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在全国教育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因此,关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促进农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在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把学习策略明确列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结构的五个要素之一,同时还提出:“学生要在恰当运用词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提高词汇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初中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可见,合理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对初中生而言至关重要。然而,
举办一场时长为45分钟以上个人独唱音乐会是检验声乐艺术硕士的专业水平和表演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经过研究生3年系统而专业的学习,以及长期的观摩和艺术实践,笔者基本具备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的能力。本文以笔者独唱音乐会入手,将如何设计举办整场音乐会进行阐释。从论述音乐会设计的意义开始,对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时期的曲目选择,所选曲目的部分曲目进行演唱分析以及音乐会准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提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