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次年9月,包括笔者所在海南省在内的北京、辽宁、天津、山东、上海六省市,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新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进行教学。新课标的修订,是在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实践、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完成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比于2003年版课程标准,新课标的修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课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次年9月,包括笔者所在海南省在内的北京、辽宁、天津、山东、上海六省市,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新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进行教学。新课标的修订,是在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实践、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完成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比于2003年版课程标准,新课标的修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课程结构上,不再采用以往“专题”式的编写体例,而是“通史”与“专题史”有机结合的方式;在课程方面也对历史学科提出了五类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实现了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到“五大核心素养”的转变。新课标的修订,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情境教学法受到师生普遍欢迎,因为它形象生动,适用上有很大魅力,也高度契合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结合“历史情境教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并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以“文昌中学”为中心,了解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探索新课标背景下情境教学优化策略。本文在内容建构上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情境概念界定进行综述,最后笔者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文昌中学”高中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情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问卷结果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优化策略;最后部分,以“文昌中学”为中心,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将情境用于高中历史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现如今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要有市场经济效益,也要兼具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敦煌文化历史悠久,工艺成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不够充分,品牌形象不凸显。笔者以主题为“一念敦煌、遇见飞天”为主题,尝试立足于传统敦煌文化,设计开发出系列茶叶包装产品,期望传统敦煌文化与现代设计产生融合。在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进行文创设计研究,参与手工艺设计课题项目,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敦煌文化深入到敦煌
我国2011年新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的教学需要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且指出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英语绘本教学是指利用绘本图画和叙述性故事相结合的特点,把英语绘本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运用在英语课堂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相比教科书中乏味的单词和句子,英语绘本的图画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练,读起来朗朗上口,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好的文本素材,将故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生活相联系,能
作为一名声乐演唱专业的研究生,经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学习了很多声乐理论、技巧和舞台实践方面的知识,本场毕业音乐会是对笔者学习成果的一次重大考核,本篇论文围绕本场音乐会的曲目,从音乐会的选题、曲目设计分析、曲目演唱设计按照歌曲内容分成“诗”“情”“歌”“意”四个模块、总结等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机遇编舞法较早是由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新先锋派的代表人物默斯坎宁汉所提出的,他在中国古代哲学《易经》的影响下,创造了机遇编舞法。本文以默斯坎宁汉的机遇编舞法构想为契机,本着机遇与偶然核心理论精神,并结合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实际情况,将机遇编舞的理论价值通过舞蹈作品的艺术实践呈现于舞台。笔者是站在机遇编舞法理论的视野下,通过舞蹈作品的舞台呈现试图探索机遇编舞法理论构想运用于舞台实践的可行性,并逐一记录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人物纪录片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本论文结合笔者的毕业作品《DJ静静》,对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研究、探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人物纪录片创作中拍摄对象的选取,探讨如何寻找人物的纪录价值、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人物的故事性;二、阐述人物纪录片创作的故事化叙事策略,主要从悬念的设置、矛盾冲突的提取、故事链的建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DJ静静》的创作分析其具体运用;三、对人物纪录片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开放大学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各个地域,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开放大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习平台,基本上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通过开放大学进行学习。开放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以
近些年来,随着纪录片的快速发展及摄影设备的推陈出新,原本高大上的纪录片也变得平民化,关注的焦点更加地贴近日常生活,其中家庭类纪录片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不过这类纪录片相对特殊,与家庭Vlog相比要更加严谨、完整。与传统人物纪录片相比,聚焦点是一个家庭而不是某一个人,并且更具有生活气息。家庭类纪录片是通过对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拍摄,对家庭成员的形象进行刻画,向观众展现家庭的真实生活和体验,给予观众最真切的
秧歌调,也叫秧歌戏,产生于我国山西,流行于我国河北、内蒙古西部、陕北北部,是一种关内汉族人民群体活动的民间传统歌舞表演形式。后随着我国陕北、晋北地区的人民“走西口”,将其带至塞上,经过与本地民族文化的巧妙交融后,形成了独具内蒙古特色的秧歌调。其中,打拉亥村秧歌调较为突出。关于它的具体名目甚为繁多,诸如秧歌舞、踩高跷、旱船舞、跑驴舞等。笔者基于秧歌调本身多重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及其与当地百姓传统文化生活
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在农村小学,写作教学还处于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尴尬境地。学生由于生活单一,阅读面狭窄等原因,在写作上往往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情况;由于教学方式陈旧、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存在写空话套话的问题;教师的写作指导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总结经验教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适应国家形势发展需要,在教育领域长期实践基础上,我国各层次教育领域分别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前述大势之下,也一直在进行中。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3年,我国启动了对2003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