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内镜注射材料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共聚物(PPC)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得到证实,但与聚糖酐透明质酸共聚物(Dx/HA)相比,PPC是否具有明显优势仍存在争议。文章通过Meta分析这种方法对比两种类型的植入剂在内镜下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维普数据库、CBM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内镜注射材料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共聚物(PPC)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得到证实,但与聚糖酐透明质酸共聚物(Dx/HA)相比,PPC是否具有明显优势仍存在争议。文章通过Meta分析这种方法对比两种类型的植入剂在内镜下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维普数据库、CBM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文献发表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根据纳排标准严格筛选文献,随机对照实验采用Revman5.3软件(来自Cochrane协作网)进行质量评估,回顾性队列研究则使用NOS工具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结局指标为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期间输尿管梗阻发生率,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最终纳入了9篇英文文献,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有3413例反流患者,其中Dx/HA组有2227例,PPC组有1186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PPC和Dx/HA在Ⅲ级反流(OR=2.68,95%CI:0.85-8.44,P=0.09)中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PC在Ⅳ-Ⅴ级反流(OR=3.12,95%CI=1.56-6.24,P=0.001)、总体成功率(OR=2.79,95%CI:1.77-4.40,P<0.0001)、第一次注射成功率方面(OR=4.96,95%CI:3.38-7.28,P<0.00001)均高于Dx/HA,然而与Dx/HA相比,PPC也增加了术后输尿管梗阻的风险(OR=3.06,95%CI:1.61-5.78,P=0.0006)。结论:内镜注射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共聚物的治疗效果优于聚糖酐透明质酸共聚物,尤其是在IV-V级膀胱输尿管反流中。但是与聚糖酐透明质酸共聚物相比,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共聚物会增加术后输尿管梗阻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的变化特点,并分析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血管密度(VD)、灌注密度(PD)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与帕金森病病程、Hoehn-Yahr(H-Y)分级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PD患者20例(40只眼)作为帕金森病组,以及与之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联合肩周注射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18例偏瘫肩痛患者病例,按注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单纯关节腔注射组(A组,43例)、关节腔联合肩周注射组(B组,75例),其中B组分为3个亚组:关节腔联合肩峰下滑囊注射组(B1组,30例)、关节腔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注射组(B2组,24例)及关节腔联合喙突
目的:通过动静态平衡仪定量分析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下肢的平衡功能,并与健康人对比,为制定临床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2018年12月-2021年3月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转入康复医学科、未经我科康复训练、病灶为单侧、病程在2个月内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按照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意大利
目的:了解太原市孕妇孕期PM2.5暴露特征、孕妇血浆铅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分析孕期PM2.5暴露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孕妇孕期血浆铅浓度探讨孕期PM2.5暴露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孕期血浆铅浓度进而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作用机制,即血浆铅在孕期PM2.5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中介作用。为保护孕妇和新生儿健康,进一步明确生命早期PM2.5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的可能机制以及合
目的:了解太原市孕妇每日来源于不同种类食物的铜元素摄入量及铜元素摄入总量,检测孕妇血浆铜水平,探讨铜元素摄入量与孕妇血浆铜水平的关系;探讨孕期膳食铜元素摄入水平及各类富铜食物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根据地域膳食特点,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减少铜摄入不足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某医院396对母婴对纳入研究。以面对面填写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胱抑素C以及ABCD2评分联合胱抑素C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临床上收治为TIA的住院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善各项常规血清标本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并对最近一次的TIA发作采用ABCD2评分进行评估,行头颅MRI检查;所有患者根据2014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指南均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
目的:1.探究脑小血管病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CSVD总体负担与其步态改变的关系;2.探究施加认知任务干扰下的步态改变与CSVD总体负担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CSVD患者依据总体负担四分法分成轻度组(≦1分)、中度组(2分)、重度组(≧3分),分别行单纯步行任务、认知任务干扰(100-7及动物列名)下步行任务,利用可穿戴设备分析比较各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速、步幅、步频、跨步时间、跨步时间变异系数(CV
目的:将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散)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与标准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进而评估益生菌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采取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07月至2020年07月就诊于山医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哮喘发作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儿106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各组5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
目的: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90例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和分析,以核型分析结果和相应临床表型作为参考,探讨发育障碍疾病的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筛选可能致病的候选基因,寻找相对高频的致病性CNVs,明确致病原因。对部分CNV-seq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进行全外
目的:分析IgA血管炎患儿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多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IgAV患儿共17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