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改性剂对再生混凝土性能改善效果的初步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界面结构特征,提出了界面改善措施。在此基础 上,采用掺入界面改性剂(简称为IZM,下同)的方法,设计并完成了再生粗骨 料混凝土中水泥石与再生粗骨料之间界面的模拟试验,并对比了掺与不掺IZM 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对于普通强度的再生粗骨料混凝 土,掺入IZM有助于改善其界面性能,因而可提高其抗压强度。 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初步试验,包括:收缩性、抗渗性、 抗碳化性和抗化学侵蚀性。结果表明:1)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较普通混 凝土大,掺入IZM可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降低;2)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的抗渗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多,掺入IZM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变化不大;3)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较普通混凝土差,掺入IZM对再 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影响不大;4)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 能较普通混凝土差,而掺入IZM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能有所改 善。 基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界面结构特征,采用XRD、MIP、SEM等测试方法, 比较了掺与不掺IZM的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体系水化产物Ca(OH)2含量、孔结构、 水化产物形貌的不同,分析了IZM强化界面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界面改性剂(IZM),界面结构,耐久性,抗压强度,机理
其他文献
将地震波叠加偏移成像技术运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NDT)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损伤检测方法,为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 sys
网壳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大跨空间结构,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网壳结构正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网壳结构通常阻尼比较小,对地震作用等动力荷载比较敏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
本文以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离散元的滑坡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编号:05JJ30075)为依托,结合该项目的研究目标,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研制和滑坡动态模拟方面开展了研究。针对滑坡这一高发地质灾害难预测的问题,本文结合离散单元法,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滑坡的作用机理。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把计算结果由传统的数字统计转换为图形。将滑坡的破坏过程动态的重现,从而揭示了滑坡演化过程中的
针对目前连续刚构桥混凝土箱梁温度效应及其裂缝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依托工程,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温度效应(包括年温差、水化热、日照温差)及其裂缝综合预测控制等
桥面铺装是一种特殊的路面结构,它起着保护桥梁和承担路面功能的作用。桥面铺装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梁体变形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其变形和应力特征与主梁及桥面板结构型式密切相
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面空间愈加紧张,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已开始受到重视并加以开发利用,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铁道等各种地下设施日益增多
水工混凝土的溶出性侵蚀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孔结构恶化,孔隙率增加,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本文选取江西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上犹江、七星、井冈冲等34座大、中型水库大
带转换层的短肢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是一种非常规的复杂高层结构形式。为满足建筑物底部大空间使用的需要,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主要是剪力墙)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导致结构
地震小区划是指对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地震安全环境进行的划分,预测这一范围内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影响的分布,包括地震动小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地震小区划越来越成为防灾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以其施工方法简便、造价经济、受力合理、行车舒适等独特优势,在200m-300m跨度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施工监控是确保桥梁结构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