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内容选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文献比较研究的方式进行国内中学物理实验、科学探究内容和国际中学物理科学探究内容的定性和定量的比较,从而对中学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形式和内容做出一些对比性的结论。 首先,文章通过对国内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物理实验内容的详细比较,将各部大纲(1950年、1952年、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90年、2000年的教学大纲、1952年和2001年的课程标准)中的物理实验和探究内容,在体系、数量、具体内容和总体要求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地分析。为未来中学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内容的选入、科学能力的界定和要求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如下:2000年以前的中学物理实验内容基本上是以理论为基准,一直以来沿袭了“按照力、热、电、光知识排列,将实验穿插其间”的教学体系;力学和电学实验始终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处于优势地位,大约各占总量的三分之一,热学和光学实验次之;除了2001年的课程标准以外,各部大纲对实验内容的要求明晰、具体,易于操作。2001年课程标准打破了以前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按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内在属性(科学探究、科学内容)进行安排。 其次,对中国、中国香港、加拿大、英国、美国的中学科学实验和探究内容,在体系、呈现形式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结论如下:各科学标准在科学探究能力要求方面基本上是按照形式不同而本质相近的组织方式将科学、技术和探究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并根据层层深入和先总纲后具体要求的原则将科学实验和探究内容按三个层面或两个层面安排组织起来。在呈现的时候有的大纲将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分别列出来,如美国科学标准。但也有大纲是将这两种能力合二为一,作为一种能力标准给出,如中国、香港。各个科学标准包括我国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都没有在科学内容的理论分支上对科学实验进行再划分,这为各地的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其他文献
在大众传播学中,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主持人作为媒介代言人,是媒介“人格化”的代表,充当着传者的角色。因而,主持人形象塑造与受众的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理想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不仅要求操纵轻便和灵敏,而且要求驾驶员有良好的“路感”。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整个助力过程中按固定的比例提供转向助力,所以它能够提供有效的转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脑写作、上网写作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写作方式,网络文学就是伴随着这种新的写作方式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根本的不同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围绕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这一重大现实,回顾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绩效和遗留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
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管理系统中最具活力的环节,它对于课程的成功实施、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课程适应性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由于长期秉承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传统
由于ERP系统的实施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物力,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到ERP系统是否成功实施。从一些学术研究报告得知,企业一方面希望积极实
称谓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家的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中英称谓的语用差异,并且
专门用途英语(ESP)自20世纪提出以来,已从理论探索时期转变到应用实践时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英语教
管理创新是现代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西方管理学大师们在研究管理学时也强调管理上的创新
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教育问题的提出源于以下几点: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成来未来社会的主流需求,师范教育如不改革,将在源头上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