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型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表型分析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dd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由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VWF的数量减少,结构或功能异常均会导致VWD。根据VWF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轻重,VWD被分为:1型VWD、2型VWD和3型VWD。3型是VWD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率约为0.5~1/100万,其病人血浆当中的VWF完全或几乎完全缺失,结构和功能大多也存在异常,这会导致严重的出血现象,甚至造成自发性关节出血,肌肉出血及内脏出血,严重时威胁病人的生命。研究3型VWD的分子发病机制,有助于了解VWF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意义。在本课题中,我们旨在分析1例3型VWD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诊断,使用基因测序和一些其他生物学技术手段,阐明该系3型VWD的分子发病机制,并由该发病机制进一步探讨VWF分子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取先证者静脉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测定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离心分离血浆,使用全自动凝血仪测量APTT和FVIII:C,并使用试剂盒测量患者的VWF:Rco、VWF:Ag、FIX:C、FXI:C、FXII:C。2.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与上样缓冲液混合,使用1.5%SDS-琼脂糖胶进行电泳分离,并用抗VWF抗体做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比较VWF多聚体分布。3.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细胞DNA,进行二代测序分析,然后针对二代测序发现的VWF基因错义突变,设计引物扩增突变位点前后的DNA,使用一代测序法进行验证。4.以包含野生型人源VWF全长c DNA序列的表达质粒为模板,使用基于PCR的定点突变法将VWF c DNA序列的8171位G突变为A,并使用基因测序的方法验证定点突变的准确性,从而构建出VWF C2724Y表达质粒。5.将空载质粒、VWF WT质粒、VWF C2724Y质粒以及两种质粒混合物转入HEK-293T细胞。将转染48小时后的细胞裂解液和细胞上清做还原(上样缓冲液含β-巯基乙醇)和非还原(上样缓冲液不含β-巯基乙醇)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转PVDF膜后孵抗VWF抗体做Western blot和VWF多聚化分析,检测重组VWF C2724Y蛋白的表达以及分泌情况。结果:1.先证者APTT延长至66.8秒,1:1血浆可以完全纠正(28.1秒),Risto诱导血小板聚集(1.2mg 0,0.6mg 0),VWF:Ag 2%,FVIII:C2%,VWF:Rco:1.5%,FVIII:C 2%,FXI:C 102%,FIX:C 65%,FXII:C86%。2.VWF多聚体分析的结果显示,先证者血浆中的VWF因子严重缺失,几乎没有VWF因子存在,而其父母血浆中VWF因子含量及分布与标准血浆无区别。3.二代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为复合型杂合突变,一条VWF基因发生c.3814del T:p.C1272fs突变,来自母亲;另一条等位基因发生c.8171G>A:p.C2724Y突变,来自其父亲。4.基因测序结果表明,VWF 8171G>A(VWF C2724Y)表达质粒构建成功。5.细胞裂解液及细胞培养上清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VWF WT蛋白在HEK-293T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培养上清中都有表达,但VWF C2724Y突变蛋白以pro-VWF形式在HEK-293T细胞中积累,不能分泌到细胞外。6.VWF多聚体分析结果显示,在HEK-293T细胞裂解液中,VWF野生型蛋白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而VWF C2724Y突变蛋白主要以proVWF形式存在,也有少量成熟VWF单体,没有二聚体形式;在细胞培养上清中,只有VWF野生型蛋白,且其多聚体分布正常,而没有VWF C2724Y突变蛋白表达。结论:1.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3型VWD家系,其VWF基因发生了复合型杂合突变,一个突变为c.3814del T:p.C1272fs,另一个突变为c.8171G>A:p.C2724Y,这两个突变均为首次报道。2.VWF C2724Y(8171G>A)突变可导致VWF蛋白不能形成二聚体,也不能释放到细胞外,致使血浆中VWF蛋白缺乏,是该家系的分子致病机制。3.VWF C2724Y突变导致3型VWD的发现完成了CK结构域二硫键功能的最后一块拼图,我们得出重要论断:CK结构域中任何一个链内二硫键的破坏都会导致3型VWD。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血清学及影像学等无创指标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构建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模型并分析比较各模型的效能,为其临床评估提供简便、无创且高效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19例初诊肝硬化患者。记录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收集各无创指标包括血清学检查: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清白蛋
学位
本文以提升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为目标,基于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和要求,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教学案例,从搭建教学框架、细化教学流程、展示教学成果三个教学步骤出发,探究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学习任务群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策略。
期刊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时间至2021年12月,中文检索词为: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
学位
胎膜早破(prelabor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ROM)是指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其中,妊娠37周以前发生的PROM被定义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labor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PPRO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多项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宫腔压力增大、创伤、遗传因素等均与PP
学位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其致病基因编码位于肾单位(尤其是Henle环的远曲小管)中相应的电解质转运蛋白,并使这些区域的电解质转运蛋白功能障碍,引起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受损,导致以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的电解质紊乱。由于发病相对罕见,目前许多临床医生对于Gitelman综合征缺乏完备的认知,故漏诊、误诊多见。低镁血症和低钙尿症是G
学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IBD患者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肠纤维化导致肠腔狭窄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肠纤维化的发生是由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所决定的,而发展过程则与疾病控制欠佳相关。钙黏蛋
学位
目的:17β-雌二醇(E2)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而改善低氧后肺血管重塑。然而巨噬细胞极化的内在机制以及E2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E2是否通过增强线粒体生物发生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方法:动物实验:将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去势+常氧组、B去势+低氧组、C去势+低氧+E2组。以上3组均予以切除卵巢;A组置于室内空气中;B、C组每天低氧24小时
学位
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是治疗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cute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ASUC)的关键药物,然而部分患者对其反应不佳,基于其在ASUC患者中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加速诱导疗法可能改善患者的结局。基于现有研究对其疗效结果具有高度的不一致性,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ASU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FX治疗ASUC的效果及疗效相关因素;第二
学位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下零射线与常规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岁-14岁儿童4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2017年中国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中的I类或IIa类标准,患儿家属均有射频消融意愿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分别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零射线和常规消融
学位
目的:通过对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上皮组织中的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相关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的测定,分析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上皮组织中CSE的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CSE与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间接分析硫化氢在宫颈病变的筛查、诊治中的作用,为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早期筛查与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新方法。方法: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