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Te0.55Se0.45单晶表面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庞大和复杂,这给计算机的运算量和运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量子计算机的设计应运而生。量子计算机在相同数量的运算单元的情况下比传统计算机具有更大的运算量和更高的运算速度。但是,传统的量子比特极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导致运行出错,因此,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而基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拓扑量子计算机由于其受体系的拓扑保护,对外界局部扰动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具备了高容错的秉性。因此,在各种材料体系中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并对其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国际科研前沿热点。本论文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研究了铁基超导FeTe0.55Se0.45的磁通涡旋中和铁原子上的马约拉纳零能模,同时还研究了新型二维材料Pd2Se3的结构与物性。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在铁基超导FeTe0.55Se0.45中观测到马约拉纳零能模。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通过施加磁场,在激发的磁通涡旋中观测到一个狭窄的零能峰。该零能峰从磁通涡旋中心到边缘随空间变化峰位不移动,不劈裂,其衰减符合Fu-Kane模型;其半高全宽在温度展宽极限以内;升高温度后,零能峰强减弱,并在3 K左右消失。以上表征为马约拉纳零能模在FeTe0.55Se0.45中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与其他体系相比,FeTe0.55Se0.45单一块体材料中就能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不需要人工构造复杂的结构;且该体系中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更强更纯净,为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2.利用MBE在FeTe0.55Se0.45单晶表面沉积单分散的铁原子,再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铁原子上观测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并首次观测到铁原子上和磁通涡旋内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相互作用,实现了YSR束缚态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可逆转换。通过变温变场实验,观测到铁原子上的零能峰与磁场感应生成的磁通涡旋中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有相同行为;并且通过针尖操纵,可控改变铁原子的吸附位,从实验上证实铁原子生成的反常量子磁通涡旋与铁原子吸附位有关;通过改变隧穿结,利用针尖对铁原子的作用力来增强铁原子与FeTe0.55Se0.45表面的交换相互作用,实现YSR杂质态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转变;通过施加外磁场,在铁原子附近激发出磁通涡旋,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相互作用。通过在FeTe0.55Se0.45表面沉积铁原子,实现了无外加磁场产生马约拉纳零能模,为研究马约拉纳零能模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更灵活的平台。3.利用低温扫描隧道谱研究了新型二维材料Pd2Se3的能带性质,发现Pd2Se3在单层时能隙为1.23 e V,并且随层数增加而变化。在双层Pd2Se3的台阶处和面内弯折形变处分别呈现p型和n型能带弯曲。同时,在Pd2Se3上的硒空位的价带顶附近的缺陷能级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该工作在实验上对Pd2Se3的电子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基于Pd2Se3的器件构筑及相关应用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受大自然光合作用启发,为了直接通过太阳能光催化实现富含能源化合物的转化,很多具有不同电子能带结构的半导体材料的人工光合成催化系统被设计出来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该光催化体系涉及多个反应空间位点,跨多个时间尺度的电荷转移与分离过程。催化效率的提高与光吸收效率,电荷转移分离效率以及界面催化效率都有直接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材料设计与构建,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多时间尺度的时间分辨光谱技术,通过研究半导体光催化
强关联电子体系中的物理现象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而且活跃的方向,多年来理论与实验共同结合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凝聚态体系的认识与理解。强关联电子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即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铜基高温超导材料。其实验相图中的电子半满填充附近的反铁磁莫特绝缘体是由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导致的违反能带理论的绝缘体;欠掺杂区域的赝能隙相在布里渊区中有不连续的费米面称为费米弧;最佳掺杂
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典型的电子强关联体系,其自旋、轨道、电荷和晶格等多个自由度存在着强烈的竞争耦合相互作用,已经展示出一系列重要的物理效应和现象,如巨磁电阻效应、高温超导效应、电荷有序和轨道有序现象等,是氧化物电子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材料。将两种或多种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组合而构成的异质界面,能够导致层间耦合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界面轨道/电荷重整效应等丰富的物理现象,是获得新结构、新物态的重要途径。然而考
磁性量子材料的缺陷工程及其局域量子态自旋的调控,有望构筑未来实用化的自旋量子器件,是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几年,基于过渡金属的笼目晶格(kagome lattice)化合物是揭示和探索包括几何阻挫、关联效应和磁性以及量子电子态的拓扑行为等在内的丰富物理学性质的一个新颖材料平台。在这些近层状堆叠的晶体材料中,过渡金属元素原子呈三角形和六边形在平面内交替排列,形成了独特的拓扑结构,例如具
红外辐射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信号与能量,但却无法被人眼感知。而红外探测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极其重要的武器,能扩展人类的视野,探索未知世界。红外探测器技术经过长于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国防军事等领域已经扩张到民用设备方面,对社会生活、生产已经科学研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半导体材料的光子型红外探测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和高响应速度在遥感、成像、光通信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贡献。而在1.1μm短波红外波段
以自旋为信息单元的自旋电子学器件因功耗低、热稳定性高、高信噪比和半导体工艺兼容度优异等特性有望成为后摩尔时代的理想高速信息存储和逻辑器件。目前,各种自旋电子器件的功能特性完全依赖自旋极化的电子(流),而自旋极化电子(流)像半导体中电荷(流)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杂质和晶格的散射、始终会导致系统的焦耳热及其热能耗,所以研制基于纯自旋调控的核心元器件及其电路成为自旋电子学今后的研究重点。巨磁电阻(gia
量子相和相变是凝聚态物理关心的重要问题,它们往往是新理论、新发现的孕育者。对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引出莫特绝缘体和Hubbard模型;围绕高温超导,对反铁磁海森堡基态研究引出了共振价键态(Resonating Valence-Bond state,RVB)和量子自旋液体(Quantum Spin Liquid,QSL)的概念,而后分数化和拓扑性质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在复杂的量子多体体系中,因为
偏振是描述光的重要物理量,体现了光作为横波的振荡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偏振特性在通讯、加密、成像、显示、遥感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偏振调控光学系统往往体积庞大而且加工工艺复杂,无法满足当今器件高密度片上集成以及多功能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以及方法的进步,构筑具有新颖偏振特性的微纳结构成为解决复杂片上偏振技术难题的关键突破口。近年发展起来的光学超表面是利用人工亚波长微
化学掺杂是调控非常规超导电性的有效手段。对不同掺杂浓度的超导体进行细致的表征有助于提取主导超导电性的关键参量,进而为深入理解非常规超导电性机理奠定基础。本论文中,我们通过样品制备参数调节和离子注入这两种方法对尖晶石结构氧化物超导体LiTi2O4进行了系统的掺杂,并开展了相应的电输运和电子态表征。此外,结合高通量实验技术,我们搭建了一台激光分子束外延-扫描隧道显微镜联合系统,旨在生长组分连续变化的超
鬼成像是一种利用光场的强度关联信息来恢复物体图像的新型成像技术,因为其具有分辨率高、抗噪性好、造价低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介绍了作者博士期间在鬼成像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相关背景知识,论文主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鬼成像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到鬼成像相比其他成像方法的优势;然后简述了鬼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困难。我们根据鬼成像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