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PCSK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类指标的相关性评价背景和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一组由多种病理机制所致脑功能障碍的复杂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大多数,首要的致病机制为血脂异常升高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可通过促进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水平,发挥调节脂代谢及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PCSK9水平及LDL-C等脂代谢相关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表达以及评价其与疾病危险因素、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明确PCSK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内容分三部分:(1)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AIS组)PCSK9值和对照组的差异;(2)PCSK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3)AIS组患者血脂指标在各亚组间的比较。第一部分为纳入50例未经降脂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小样本横断面研究。首先,收集患者的完整病史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病史等既往史在内的基线材料等。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血常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 PCSK9 水平。第二部分为分析PCSK9水平与AIS组有差异性的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的相关性。第三部分以50例入选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AIS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三个亚组,分析各组之间PCSK9水平及LDL-C等脂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的情况,明确PCSK9是否为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研究结果1.AI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以及SP、DP、LDL-C、TC、TG、Lpa、HCY、PCSK9值比对照组显著增高,HDL-C值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IS组p<0.05的因素,发现Lpa、HCY、PCSK9为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3.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SK9和SP(相关系数r=0.361,p<0.01)、LDL-C(r=0.321,p=0.001)、TC(r=0.24,p=-0.016)、TG(r=0.226,p=0.024)、Lpa(r=0.239,p=0.017)、HCY(r=0.446,p<0.01)呈正相关。4.血清PCSK9水平在AIS各亚组间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两两比较皆差异显著(p<0.05)。并且PCSK9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1,p<0.01)。研究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PCSK9、LDL-C表达增高,并且二者呈正相关性;2.PCSK9、LDL-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PCSK9水平与入院NIHSS评分存在正相关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第二部分PCSK9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背景和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加剧而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目前病因学的研究提示帕金森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致病过程的复杂疾病,血脂异常可能在PD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sinkexin type 9,PCSK9)作为一种钙离子依赖的丝氨酸内切酶的新成员,被发现是一种与胆固醇代谢及神经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PCSK9及相关血脂指标进行测定,探讨PCSK9与帕金森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内容分两部分:(1)比较帕金森病组PCSK9水平和对照组的差异;(2)帕金森病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在各亚组间的比较。第一部分为纳入50例未经降脂药治疗的PD患者的小样本横断面研究。首先,收集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完整病史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病史等既往史在内的基线材料。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血常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 PCSK9 水平。第二部分以50例入选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Y评分将PD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三个亚组,分析各组之间PCSK9水平及LDL-C等脂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的情况,揭示PCSK9是否为评价帕金森病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结果1.PD组LDL-C、Lpa、PCSK9、SP、DP 比对照组显著降低,HCY显著升高(p<0.05)。2.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PD 组 p<0.05 的因素(包括 LDL-C、Lpa、PCSK9、SP、DP),发现LDL-C、HCY为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1)。3.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为:PCSK9水平和LDL-C(相关系数r=0.710,p<0.01)呈正相关,与 TC(r=-0.397,p=0.004)、TG(r=-0.363,p=0.010)、apoB(r=-0.325,p=0.021)、Lpa(r=-0.477,p<0.01)、HCY(r=-0.444,p=0.001)呈负相关。4.PCSK9、LDL-C水平在帕金森病组各亚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皆差异显著(p<0.05);并且两者与H-Y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CSK9(r=-0.830,p<0.01)、LDL-C(r=-0.781,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皆未通过参数检验(p>0.05)。研究结论1.PCSK9与LDL-C水平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表达降低,且两者呈正相关性。2.LDL-C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3.PCSK9与LDL-C 水平与帕金森病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尚不足以说明PCSK9为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鹅细小病毒病,俗称“小鹅瘟”,是危害雏鹅的一种主要疫病,流行于世界上主要的养鹅国家,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病原为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目前归为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目前,对GPV致病的分子机理的认识还很不清楚,这与GPV不能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上良好增殖不无关系。GPV强毒株在鹅胚上能够很好的复制并能致死鹅胚,但却不能在鹅胚成纤维细胞中良好增殖,这也限制了深入
近年来屡遭媒体刊登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借由网络传播方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界人士在其震惊之余痛心不已;我们国家还非常高度地重视这个严重威胁着祖国的下一辈人身心健康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相较于语文数学等传统主教材,更加高度地重视在教育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需要的正确道德价值观与规范道德意识,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门关键性课程,在培养未成年学生良好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各种技术日新月异,其中模板支撑技术也经历了多次更迭,从木支撑、扣件式模板钢管支撑、承插式模板钢管支撑到现在的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该支撑架搭设操作简单,不需要设置水平杆或者斜拉杆,适用范围广泛。但目前我国铝模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规范还不够完善,相关的研究也不足,这些原因大大的减缓了铝模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本文结合江苏省南京市某住宅楼的施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索低血糖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T2DM患者防治低血糖提供思路,重视低血糖对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3例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重要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还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疫苗免疫成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自2011年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接种了 Bartha-K61疫苗的猪场仍爆发了 PR,这意味着现有的疫苗无法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养猪业面临巨大威胁。最新研究报道,P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具有复杂肿瘤微环境改变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疾病。CHOP(C:环磷酰胺,H:阿霉素,O:长春新碱,P:泼尼松)化疗方案是治疗DLBCL的经典疗法,也是治疗晚期DLBCL的常规方案,但对于体质虚弱患者,该疗法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现在对DLBCL患者治疗大都采用利妥昔单抗结合化疗的R-CHOP(R: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伴侣动物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国内各式各样的宠物广泛普及。物质水平的丰富同样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人群中呈逐渐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宠物中也有所体现,如宠物的肥胖、糖尿病、痛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目前针对动物痛风的研究较多,而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实验以高尿酸血症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高尿酸血症中的关键基因,并试图
禽呼肠孤病毒(Avianreovirus,ARV)感染能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生长发育不良。近年来,在我国江苏、山东和福建等地的养殖场中频频发现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胞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是细胞为维持内质网稳态而启动的一系列补偿调节机制,包含三条经典途径,分别为ATF6、PERK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不仅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还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有关哺乳动物TNF-α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功能以及检测手段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对于禽类TNF-α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直到最近,鸡TNF-α(chTNF-α)的基因才
第1章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分型与肠镜及血清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程度,外周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三种血液指标、疾病严重程度、中医证型和肠镜的相关性。方法:搜集血样共52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参考改良Mayo评分,分为: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以及重度活动期共计三组。结合肠镜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共计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