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企业创新效应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的自然资源受到了破坏性开采,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为了缓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实行了经济的转型发展,由粗放的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经济转型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目前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水平还不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提供稳定的保障,经济发展仍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并受到自然资源开采生产的较大制约。目前,中国资源开采企业的开采技术水平还不够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还不过关,无法满足资源生产保障和绿色生产发展两个方面的高要求,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资源税作为一种能够直接影响资源开采企业的税种,是推动资源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自2010年起,中国推行了大规模的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影响到经济发展、资源行业转型、资源开采企业经营等方方面面。这次资源税改革是否能够促进资源开采企业研发创新,对于在新《资源税法》出台的时代背景下、在推动资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时代要求下的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和资源税法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资源税改革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多关注资源税税制和资源税改革的宏观效应,在资源税改革的企业创新效应方面还留有空白,同时,现有对资源税改革影响油气资源开采企业创新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代表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其他资源开采企业的情况,并且存在对税负转嫁现象的忽视,因此,本文选择更有代表性的煤炭开采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关注企业自身税负转嫁能力和企业外部市场化环境的影响。在对资源税改革的历程和原因进行梳理分析之后,本文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之上,对资源税改革的企业创新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资源税改革通过增加煤炭开采企业的税负压力,促使企业为了生存而进行研发创新,从而获得创新补偿;企业的税负转嫁能力会缓解这种新增的压力,从而使资源税改革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有所削弱;作为一种外部环境,市场化水平会使不同地区间的企业在政策实施前就存在创新动力上的差异,从而使得资源税改革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更明显。在理论分析之上,本文基于2014年资源税改革,选取2008-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构建PSM-DID模型,通过回归与分组回归的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1)资源税改革显著促进了煤炭开采企业的创新投入;(2)资源税改革促进煤炭开采企业创新的作用在税负转嫁能力较低的企业中会更强;(3)资源税改革促进煤炭开采企业创新的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会更明显。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论,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2015年我国针对当时制造业利润水平低、工艺落后、核心技术受限的现状下推出的伟大行动纲领。在我国人口红利随着劳动力成本日渐增长而逐步式微的大趋势下,工厂的“用工难”、“用工贵”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等符合未来制造业运转方式的新技术成为破局的两把利剑。此时“中国制造2025”战略横空出世,作为我国指导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行动纲领,意在
学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分之一,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及其走向,有利于我们分析经济现象、制定经济计划、实现经济发展。十八大的召开,使马政经在中国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改革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理论火花,最终形成了中特政经理论,标志着我国迈入经济发展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科学的
学位
波动率是衡量资产价格不确定性变化的重要指标,根据金融资产构建已实现波动率预测模型一直是学界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方向是挖掘波动率特征并对其进行预测。此外,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异质预期表明,市场非理性因素,如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再次,期权价格蕴含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一种预期,国外学者发现基于期权市场价格计算得出的隐含波动率等相关信息能够对波动率的预测做出
学位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和预测,从而为报表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时提供专业财务信息依据的活动。但是,由于受到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自身客观因素以及报表分析人员专业素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无法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信息
期刊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必须确保处理好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同时我国目前仍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压力大,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增长动力转换都会使得金融风险持续增加。我国金融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新型金融风险也凸显出来,给我国维护金融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在国内对经济的冲击和病毒防控成本会进一步推高国内金融风险水平,在国际上的冲击造成低利率,低增长,低通
学位
成熟资本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美国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九成,英国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八成,我国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个人投资者相较于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较低,有羊群效应的特点,一般持股周期较短,喜欢追热点、猜政策、博反弹、追高卖低,不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发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有效融资功能,长期机构投资者秉持价值投资理念,一般搜寻信息能力强,证券投资专业化程度高,偏好基本面优秀
学位
进入新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在“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挥出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对劳动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传统的劳动过程过渡到了劳动过程数字化,衍生出了新型劳资关系。劳动过程数字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地点限制,对生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了重塑,促使各行业
学位
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我国“共同富裕”使命下的重要议题,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资金需求较小且零散,传统金融难以通过设立营业网点的方式来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并且农村低收入人群难以跨过金融服务的门槛,因此具有“嫌贫爱富”的特点,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日益成熟,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代替营业网点,跨越空间隔阂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可借用信息数字技术提供小微贷款,为农
学位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实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品质不仅得到显著提升,财产及财产性收入也呈现稳定上升的增长趋势。不过,从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分布来看,居民的财产占有和快速增长的财产性收入之间并不平衡,居民之间金融类财产性收入差距悬殊。随着我国步入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新时代,对增加居民金融类财产性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提出了新的要求。私募基金作为最近几年来新兴的理财工具,以其高收益性和灵活隐蔽性,
学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药品集采”)是一种具有优化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政府采购新形式,在开展招标采购和议价谈判采购时,明确药品的采购数量,引导企业针对数量报价。作为政府采购的制度创新,药品集采同样对医保制度创新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至关重要。2018年11月,中国在4个直辖市和7个地级城市率先试点药品集采,以量换价、招标采购合一。随后进行的六批药品集采在实践中使集采的品种多样化,合同成交金额扩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