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土土陆地面积的33%,森林土壤土库占土土土壤土储量的40%左右。森林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环或吸收土。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影响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改变了土土温室气体的收支平衡。森林转换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方式,通过改变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群落结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吸收。我国亚热带地区占土国陆地面积的25%左右,天然阔叶林是该地区的典型代表植被,随着商品林的开发,大面积的天然阔叶林经皆伐转变为人工林,显著改变了土壤土、氮循环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以亚热带天然阔叶林(BL)和由天然林转换而来的针阔混论人工林(CB)、马尾松人工林(MP)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在浙江临安玲珑山通过一年的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和土壤水溶性有机土、氮以及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转换为人工林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阔叶林和由天然阔叶林转换而来的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呈现一致的季节变化动态,表现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天然阔叶林、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73.4-407.9 mg·m-2·h-1、60.9-417.8 mg·m-2·h-1、67.2-550.6 mg·m-2·h-1和14.9-434.9 mg·m-2·h-1,土壤CO2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6.5 t·hm-2·a-1、17.1 t·hm-2·a-1、21.1 t·hm-2·a-1和12.0 t·hm-2·a-1,天然阔叶林转换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CO2排放显著增加(P<0.05);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显著降低(P<0.05);转换为针阔混论人工林,对土壤C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4种林地土壤CO2排放速率土土壤地下5cm温度均呈现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土土壤含水量均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天然阔叶林转换为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显著论高了土壤呼吸对环环因子的敏感性,转换为针阔混论人工林土壤呼吸对环环因子的敏感性没有发生显著改变。(2)4种林地土壤N2O排放呈现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夏秋季高,冬春季低,4种林地土壤均表现为N2O环。天然阔叶林、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N2O年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35.8 ug·m-2·h-1、18.1 ug·m-2·h-1、27.4ug·m-2·h-1和8.1 ug·m-2·h-1。4种林地土壤N2O年累积排放通量分别为:3.0 kg·hm-2·a-1、1.7 kg·hm-2·a-1、2.2 kg·hm-2·a-1和1.1 kg·hm-2·a-1,天然阔叶林转换为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后土壤N2O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下降了42.2%、25.4%和63.1%。4种林地土壤N2O排放速率土土壤地下5cm温度和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呈现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无相关性。(3)天然阔叶林、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H4吸收速率呈现一致的季节动态,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4种林地土壤均表现为CH4土,天然阔叶林、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H4吸收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38.5-245.7 ug·m-2·h-1、-96.0-172.6 ug·m-2·h-1、-58.7-176.3ug·m-2·h-1和-84.1-183.4 ug·m-2·h-1,4种林地土壤CH4年累积吸收量分别为5.5kg·hm-2·a-1、2.9 kg·hm-2·a-1、4.3 kg·hm-2·a-1和4.7 kg·hm-2·a-1。天然阔叶林转换为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后,土壤CH4年累积吸收通量分别下降了47.1%、22.5%和15.8%。4种林地土壤CH4吸收速率土土壤含水量均无相关性;除针阔混论人工林外,其他3种林地土壤CH4吸收速率均土土壤地下5cm温度呈显著相关关系。(4)天然阔叶林、针阔混论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排放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分别为:17.2t g·CO2·hm-2·a-1、17.5t g·CO2·hm-2·a-1、21.6t g·CO2·hm-2·a-1、和12.2 t g·CO2·hm-2·a-1;天然阔叶林转换为针阔混论人工林,土壤排放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未发生显著改变,转换为马尾松人工林,显著增加了土壤排放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转换为杉木人工林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其他文献
广播记者的音响敏感徐洲赤(93级新闻续本科生)所谓“音响敏感”,应该是从“新闻敏感”这个词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在讨论“音响敏感”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把我们对“新闻敏感”这个词的理解先阐述一下。“新闻敏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重要职业素质之一,它...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改性沸石、改性膨润土对4种重金属离子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离子交换改性沸石与天然沸石相比,A-Z,K-Z和Mg-Z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是每位教师需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中大量涌现表格问题,同学们通过读表来获取所需的信息,然后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此类读表题大都不是很难,但若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出错.下面举例分
本文通过实地采样与分析,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密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种土壤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就是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认为数学学科是一种具有严谨系统的演绎科学,数学活动只是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但是历史表明,数学不只是逻辑推理,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与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求,以此需要“再构建”课堂结构,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数
刚接触到一次函数,由于对概念及性质理解不透、考虑问题不周等方面的原因,常出现一些误解,下面以例说明,希同学们注意.一、概念理解模糊例1下列函数,y是x一次函数的是().A.y=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但对初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我国中招的应试教育题型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初三数学复习课是对前三年数学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是系统化、理论化学习
构建过程、声学和光学处理及特别设计作为一个高端的私家影院,首先一点要求就是要专业。设计师通过对整个空间的规格以及声学的要求,对墙面进行了严密的隔音、吸音等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