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合成新的硅氧烷型可光-潮气双固化的低聚物以及可光-潮气双固化的活性稀释剂;并对该双固化体系的光固化动力学、潮气固化行为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还考察了固化膜的热学、电学以及力学性能,并分析了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HEMA,IPDI,PEG,BTMSPA和TMSPM合成了封端型和接枝型两种可光-潮气双固化硅氧烷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对两种低聚物的结构与组成用FTIR和NMR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通过硅烷偶联剂BTMSPA和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新型可光-潮气双固化的活性稀释剂;使用DPC考察了预聚物(SPUA)、活性稀释剂(SPA)以及由它们组成配方的光固化动力学行为;用FTIR、13CNMR和29SiNMR考察了甲氧基硅氧烷水解缩聚形成交联网络的潮气固化过程,结合凝胶率的测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双固化体系潮气固化的影响;经UV光照或潮气固化得到了固化膜,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了分析;潮气固化膜的电阻率,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明显小于光固化膜的,而且湿度对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大于体积电阻率的。大的侧基以及分子结构的支化将会使介电常数增大。潮气固化膜表现出较好的附着力和柔韧性,但硬度较低。用SEM分析了不同固化方式所得膜的形貌结构,经过H2SO4/K2Cr2O7溶液刻蚀后,光固化膜上只有一些低交联度的短分子链,而潮气固化膜仍呈现一均匀致密,带有一些小孔的表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