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2PbI4/MAPbI3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探究及与TiO2纳米层的协同作用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由于其高吸收系数,理想的直接带隙,优异的光学可调谐和长距离电荷传输,以及经济的制造技术,已成为制造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主流光伏材料。至今为止,通过人们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复优化与开发,经过第三方认证的功率转换效率已到达25.5%。然而,钙钛矿层的稳定性差,极易受到大气环境中湿度、氧气、热量和紫外线等的影响,这阻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步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有机-无机钙钛矿稳定性的一些潜在策略,如界面钝化、使用碳电极代替薄金属电极和各种离子掺杂等。本论文主要通过制造二维(2D)/三维(3D)钙钛矿薄膜、碳电极以及表面钝化层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A位点有机离子的大小和比例,例如用较大的有机疏水阳离子(PEA+)部分取代MA+离子形成的2D/3D混合钙钛矿结构,可以有效提高钙钛矿薄膜的稳定性。最近的研究普遍认为,(PEA)2Pb I4/MAPb I3型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是随着PEA+的加入而逐步提高。在本论文中,我们报告了在MAPb I3膜中加入PEA+后的稳定性变化,并证明:1)在适量的PEA+浓度(如5%-MAPb I3)下,(PEA)2Pb I4/MAPb I3钙钛矿薄膜表现出最佳稳定性和性能;2)过量的PEA+对钙钛矿膜的稳定性和性能有负面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NMR))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能谱证实,当PEA+浓度过高时,PEA+离子中的NH3+与[Pb I6]4-八面体中的I-具有很强的配位作用从而破坏MAPb I3晶体结构并产生缺陷。研究结果表明,(PEA)2Pb I4/MAPb I3钙钛矿膜的稳定性与PEA+的添加量不是正比关系,这对制备稳定的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意义。(2)碳电极对比传统金属电极对于水分有更好的排斥作用且工艺流程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将碳电极运用器件上能够减少水分对于钙钛矿薄膜的侵害,对于稳定性提升有支持作用。通过将5%-MAPb I3钙钛矿薄膜与碳电极进行结合,获得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9.65%。同时,对5%-MAPb I3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在空气中放置9天后依然保有了原始效率的63.2%。我们通过简易的刮涂制备的碳电极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性能,这对商业化的实现有积极作用。(3)Co-TiO2纳米片作为钝化层放置在电子传输层之上可以促进电流密度的升高。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方法证明了合成的Co-TiO2为单层纳米片结构。Co-TiO2纳米层可以减少电子在层间传输中的复合作用,增大了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密度(J)。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V结果说明在不同浓度Co-TiO2纳米层中,样品0.02(将Co-TiO2稀释50倍)表现了优异的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对比MAPb 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5%-MAPb I3对Co-TiO2纳米层表现出更好的协同作用。配合0.02浓度的Co-TiO2纳米层的5%-MAPb I3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展示了最优的效率PCE=10.27%。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密度,进而促进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核电站日常运行及维护过程产生的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高效减容难题长期困扰核电站的可持续发展。低放射性废弃物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高,使得热解气化技术成为其高效减容的新途径,但是在该技术推广中需要攻克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如何实现微量核素的固定。本文拟利用同位素替代技术和化学平衡理论研究低放射性废弃物热解气化过程微量核素迁移机理,通过调控温度和压力并采用原位化学固定反应限制微量核素迁移。基于微观/宏观热重实验,探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近年来,末端配送需求的增长让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物流配送受到重视,电动物流车应运而生,但将电动车应用到城市物流配送,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如电动车续航里程较短而导致配送过程可能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电能补给,电动物流车充电时间较长而引起的客户满意度降低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基于电动物流车快速充电(Electric Verhicle with F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普及,大量电动汽车的无序快速充电使电网负荷波动增大,这增加了电网的建设成本,并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考验。V2G(Vehicle-to-Grid)技术可以实现车网协同动作,通过汽车向电网的能量回馈,实现对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作为V2G技术的关键部分,大功率双向充放电机的性能直接影响了V2G的实现。三相双有源桥变换器具有功率容量大、能量双向流动、可以实现软开关等优势,适用于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s)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机械稳定性,在未来的可穿戴电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应变工程因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依赖于结构的特性而成为调控其光电性质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以三维钙钛矿为主体研究了不同弯曲方式及拉伸应力对其光电性质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机械稳定性受到机械弯曲方式的影响。与凸的弯曲方式相比,凹弯曲方式下的柔性钙钛矿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有的快速功率响应特性可以快速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供电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采用全功率变频调速的抽蓄机组,其发电机与电网解耦,对电网扰动不具备抑制及改善的能力,影响系统稳定性。采用虚拟同步机技术(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可以具备与同步发电机同样的惯性、阻尼特性、有功调频、无功调压等
级联H桥多电平变换器凭借其高压大容量、输出波形质量好、易于模块化扩展和易于独立控制各单元输出功率等优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级联H桥变换器并网应用的主要控制目标包括维持各级直流电压稳定和网侧电流质量。在各级直流侧功率严重不均衡时,如何保证直流侧电压平衡和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级联H桥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级联H桥变换器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策略和针对过调制问题的功率路由算法
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电能质量,储能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储能变换器中,DC/DC作为能量传递的重要环节,提高其工作效率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文献,本文总结分析了各种双向DC/DC变换器的特点,确定双向对称CLLLC谐振变换器作为本文研究目标,在传统的分析和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寄生参数和效率优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双向对称CLLL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传统基波分析法建
极端事件可能破坏输电网与配电网的连接通路,造成配电网大停电事故,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此时可利用配电网内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s,DGs)、储能等现有的本地分布式资源可快速恢复配电网内部的不同等级重要负荷,有利于减小事故损失,提升韧性。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作为新型的无功调节设备可提升配电网对潮流的调节能力,实现优化运行,并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但锂离子电池恶劣的低温性能也制约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不仅放电容量严重衰减,其充电能力也大幅下降,充电末期或者大电流充电时可能出现析锂现象,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本文从电化学反应机理着手,建立了考虑析锂反应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在全面验证模型准确性后,从温度和电化学物理量方面对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可再生能源的出力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等固有特性,其在电网中的高比例渗透给电力系统维持频率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求侧的柔性负荷规模庞大,可根据电网的需求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对用电量进行调整,与电力系统进行双向互动,具有巨大的调频潜力。充分利用柔性负荷的灵活性可有效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引起的调频难题,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柔性负荷多时空场景分布、种类繁多以及参数各异等特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