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政策建议--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指的是扶贫要具有准确的指向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群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扶贫策略计划以及手段,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助还有创新精准管理的扶贫方式。真正做到谁贫困就扶持谁,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的。随着当前不断出台的一些关于精准扶贫的政策,可以总结出当前中国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果显著,在这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推行过程中仍出现诸多现实问题。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能够透过中国当前实施扶贫计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文对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展开深度剖析,经过调研总结出中国在实施精准扶贫方面遇到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贫困户、最贫困户的识别过程中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二是农村主要劳动力外移现象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的困难;三是贫困户思维观念滞后导致了精准扶贫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四是高效执行精准扶贫的机制政策不完善,其中尤以脱贫后返贫问题最为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政策避免返贫现象发生。基于以上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例,立足基层角度,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失、政策制度不完善、扶贫人力资源困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很多优化措施,以达到对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目的。
  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现实的价值以及背景,同时梳理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概述。给出了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以及基本的框架。不同地区的政府正在加大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力度,并且脱贫成效明显。可是,经过实地的研究看到工作中仍然有不少的问题以及诸多困境。本论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扶贫的制度,同时可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体系,而且能够给地方政府提供比较先进的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和相关方法。国内专家研究精准扶贫的工作通常聚焦在其内涵还有其丰富的实际意义、工作实践的难题以及创新的精准扶贫方式方法等,相比较而言,国外专家看重的是贫困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第二章比较具体的说明了精准扶贫的内涵、延伸以及扶贫体系的变迁。首先对精准扶贫作了比较系统化的定义,重点是利用社会不同的力量,实现对不同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及优化,从而使扶贫落实到具体的村庄,慢慢的形成精准扶贫的长效工作机制,并且在扶贫工作中,贯彻落实的扶贫对象的精神、项目安排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分配到户的具体任务;其次是概述了中国扶贫政策从规模到精准的历史演进。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到大规模有针对性扶贫计划的展开,再到将贫困村作为瞄准目标的创新扶贫阶段,最后到达目前新时期的精准扶贫阶段。
  论文第三章介绍了丽水市的具体实践现状,主要对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本区域的扶贫工作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扶贫主体较为单一、扶贫机制不健全;识别机制缺乏精准性、扶贫成本增加;扶贫资源有限等。这些缺陷是造成精准扶贫难以落实的根本原因。
  在论文第四章中,给出了解决精准扶贫实践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贫困精准识别的水平,建立识别机制、分析出现困难的原因,做好分类的帮扶、增加教育支持,让贫困群体可以学会有利自身发展的技能、增强扶贫工作的规范管理,能够让精准扶贫实现有效的运行;同时,提高责任落实能力,打造比较合理科学的相关考核机制,增加扶贫专干的培养水平,提升精准扶贫过程中力量水平并且寻找各方的帮助资源也是精准扶贫实现高效落实的基有力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分类号:学校代码:10140密级:公开学号:4031940958(£¥,'聲LIAONINGUNIVERSITY专业学位论文THESISFORPROFESSIONALMASTE
学位
中国虽然已于20世纪末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整体上讲,这种普及程度和质量还不够高,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较大,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通过对Q县小学的调查研究发现,Q县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一是城乡小学师资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工作的基石,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最直接接触的一环,更是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纳税人满意度和税务机关依法诚信征税的基础性工作。优化纳税服务符合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符合税收“新常态”的要求、符合推进“营改增”的要求。近年来L县国家税务局通过简化流程,简并报送资料;简政放权,加强后续管理;压缩时限,提升服务时效;推动“互联网+”模式,足不出户即可办税开设纳税人学堂,积极宣传税收优惠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城市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生育教育理念的转变等,涌现出许多需要社会保护的儿童,例如流浪儿童、贫困儿童、被拐卖儿童、患大病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家庭在儿童社会保护中功能的缺失、市场介入儿童社会保护的偏差、政府参与儿童社会保护的有限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社会保护服务的提供。十九大以来党对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点强调和要求,参与儿童社会保护的非营利组织也不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纷纷进行能源转型,增加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经过不断的开发与研究,可再生能源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替代能源,开始能够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中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领军者,北京则是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排头兵。因而,提出更为科学系统的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来指导实践已经势在必行。论文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出发,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特性,在狄龙的政策工具理论基础上,建
目前,中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大型水流支系的污染源呈现点多面广的趋势,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从水污染的来源看,主要集中在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以义乌市为例,其境内中小民营企业众多,工业较为发达,主导产业偏重于服装纺织业、塑料制品业、五金加工产业等,水体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较大、任务较重。2009年义乌市开始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并将“河长制”模式作为区域河道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依托多个治理主体
学位
当前,中国老龄事业快速发展,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步扩大,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逐步被社会所关注。就一个地区而言,如何养老、如何助老、如何让老年人均等地享受政府带来的福利,已成为当前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针对目前机构养老发展情况,开展分析与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老龄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任务更加繁重、目标要求更高。随着传统的家庭模式的改变,“四二一”
学位
2011年,J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和落实了村务监督制度。七年以来,J区的村务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需要高度重视和针对性的整改。近年来,J区人民群众对日常增涨的农村集体资产资金、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基层公共事务,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当地的村务监督成效距离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以J区村务监督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公民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权力制衡理论
目前,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阶段,社会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在社会资源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导致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呈现出一种对立关系,最终致使整个国家进入一个事故频发、矛盾加剧的阶段。当某一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想要了解其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最终处理结果,这就需要政府给出相应的交代与说明。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的发展催生出网络这一产物,现实社会中如果有矛盾出现或有事件发生,在很
学位
近年来,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老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各级政府相继制定出台各类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提供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同时,随着各地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愿意回到家乡就业创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家乡发展。  Y区政府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刚起步不久,但趋势使然,虽然越来越多的Y区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但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