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龙鳞》中的“民国重庆”形象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窥龙鳞》是美国人乔治·贝西尔书写的一部旨在管窥和认知中国文化的见闻心影录。作者以20世纪30年代旅居重庆三载的生活体验为题材,从医生兼传教士的身份视角,通过城貌、人貌和文貌三个向度,审视和展现了民国时期重庆这座东方内地城市的山川形胜、气候物象、市井生活、民风野趣等知识,勾勒出了特定时空维度下“民国重庆”的总体形象轮廓,从而构成了近代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史上的特色一笔。
  本文选取《管窥龙鳞》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原理与方法,并糅合符号学与叙事学等相关知识,透过“文本之外”和“文本之内”两个互为铰链维度,结合文本所关联的外在时代语境、内在叙事法则和作者文化身份,就《管窥龙鳞》中的民国重庆形象是什么、如何是和为何是等问题,渐次深入地进行探究,进而从形象藏掖的山城、江城和边城三重文化特性中解析出建构机理,由此揭示出相关的学理价值和镜鉴意义。
  就架构言,论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贝西尔来渝经历,明确作者独特的来华身份即治病救心。
  第二章从重庆城廓形制、市民生计、人文风貌三方面详细描写了民国时期重庆的城市建构和百姓日常生活,刻画了其独具时代特色和历史刻痕的世俗风情。
  第三章通过检视著作生成的时代语境,挖掘文本具有的反讽等叙事风格,以及观照作者的独特身份与文化立场,对形象背后的建构机理进一步展开了探蹟。
  第四章跳脱出文本内部的形象勾勒,从符号学角度探索重庆的地理山城、生命江城和文化边城的意蕴内涵;最后一章揽镜自照,客观地反思自我和关注他者偏差,强调我们要坚持民族自信,科学的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结语部分探讨形象背后蕴含的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文化意义,古老的文化传承和现代科学的冲击,使这座城市历经大浪淘沙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管窥龙鳞》的民国重庆形象宛若一面历史的镜子,从中既可以发现民国时期重庆本土人习焉不察的生活、饮食、卫生等文化陋习,从而达到借镜反观的价值,同时又可以洞见形象深嵌着贝西尔身后的文化影子和现实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是否能够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提供解释。因此,文中选取了中美两国1980年至2008年间的物价水平和相应年份的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作为样本,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否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找出中美两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变动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人民币汇率;价格指数  一、引言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出可
期刊
饥饿是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文学中留下了大量有关饥饿书写的作品。从杜甫的诗歌《三吏》中对下层人民饥饿状况的描述到现代路翎的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中对穷苦人民人生艰辛的感叹,饥饿书写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在新时期文学小说创作中,作家们继承了中国文学饥饿书写的传统,在饥饿的书写方式及其主旨上都有了新的拓展,其中的代表是张贤亮。张贤亮的小说书写了极端环境中的饥饿现象与饥饿体验,其笔下富有个人化的饥饿叙事与纪实性的饥饿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论文主要分为
摘 要: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微博凭借其显著的平民化与创新性信息交互方式,产生着核裂变的传播效果,随着"微博热"的兴起,微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各大院校也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作为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以及学校进行对外宣传的工具。本文以西北大学110年校庆的校园官方微博为样本,分析校园微博在校庆这一学校重大活动中传播的特点以及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校
期刊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转折复句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对于留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部分。本文以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留学生为对象研究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习得情况,主要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书面作文为语料,以转折复句标志词为依托考察有标转折复句整体使用情况、具体使用情况以及重点分析偏误情况。本文从整体到局部,全面系统地分析留学生习得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特点,并以此总结出适合的教学建议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针对性教学提供帮助。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概述研究的原因以及相关的现状,明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尤其到了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在乡村,无论物质环境还是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发了诸多作家的思考,产生了大量书写农村变革的文学作品。通过研究作品的叙事模式,不仅可以看出作家们对农村变革的态度以及作品的价值取向,对农村变革题材小说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对变革这一重要的社会问题产生新的观察角度。
  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1990年代以来农村变革题材小
学界对罗田等黄冈地区的方言归属没有统一定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二是“江淮官话——黄孝片次方言”;三是“官话——黄孝片次方言”。三里畈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之前人对整个罗田地区方言语音的单点研究相较有限,所进行的语音调查更不曾涉及到罗田县下辖的三里畈镇方言的语音系统。因而,本文选取三里畈方言语音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填补罗田方言语音研究上的空白,为罗田乃至黄孝地区语音等相关研究提供语料和参考。罗田历史上属楚地,但离中原不远,中古以后方言内部演变规律与官话方言基本一致。包括三里
宋濂作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以散文创作闻名,是以他的散文成就与文论思想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关于他的诗歌创作及其诗论的价值则挖掘较少,诗文研究的不平衡性导致宋濂整体研究风貌残缺。其实,宋濂少时即以诗才扬名,经吴莱、黄溍、柳贯三位老师教导,在诗歌创作上用力颇深,又因宋濂前后诗歌创作的轨迹有明显变化,因此,研究宋濂的诗歌可以展现出他的心态变化与元明之际的诗风转变。
  本文采用文史互证、文艺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宋濂诗歌文本,结合其诗歌理论,考察宋濂诗歌的创作经历、思想转变,以意逆志、知人论
杜光庭志怪小说主要有《录异记》、《墉城集仙录》、《仙传拾遗》、《神仙感遇传》等。这些书均成书於晚唐五代,且口语化程度较高,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汉语的面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分为正文、结语两大部分。正文由三大章节构成,分别是绪论、杜光庭志怪小说词汇的特点、杜光庭志怪小说词汇与近代辞书编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杜光庭及其志怪小说的基本情况、研究现状、版本及本文的版本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杜光庭志怪小说的特点,即丰富的道教词汇、少量的佛教词汇、庞杂的方俗口语词等。第三章为
北村是中国大陆少有的公开其基督教信仰的作家。他自先锋小说转型后的“神性写作”曾在文坛上引起极大反响,并引发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创作的研究。在创作过程中,他习惯于以信仰为旗帜,用小说书写基督教文化,并借此抒发对“终极关怀”的思考。因此,他在小说作品中构建的空间往往兼具现实意义和神学想象,呈现出丰富的隐喻内涵。
  通读北村全部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在小说中分别构建了“乡村”、“城市”和“乐园”三个以《圣经》为原型的隐喻性空间。由于北村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圣经》中的U型模式展开空间书写。在这种
唐代文人一直对建安文学大加赞赏、多有学习,唐代文人对于建安文学的接受是广泛且深刻的,不管是矫正柔弱浮华齐梁余风的文学批评,还是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创作,建安文学都给予了唐代文人诗歌创作的可学之处。唐人论建安时期的文学,主要集中于三曹和七子,对于他们的诗作也多有评价以及效仿。王粲作为建安七子之一,文学史地位突出,他的文赋是汉末抒情小赋的代表,他的诗作体现着“汉魏风骨”的精神,在对建安文学风格整体推崇和接受的大前提下,唐人对王粲个人也是颇为关注。本文以唐代诗歌和王粲为研究对象,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对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