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傅东华的《飘》译本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叛逆是必然存在于翻译过程中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最早提出创造性叛逆,将一切翻译活动都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我国学者谢天振将此概念引入中国,他将创造性叛逆延伸至原作的翻译、接受和传播的整个过程并将翻译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实质归结为不同文化间的碰撞。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视为文学创作的附属物,译者的活动被简单的理解为词句的对应。对于翻译作品的优劣好坏,业界的标准也难有定论。创造性叛逆概念的引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角度。本文将通过对文学翻译自身特点的分析找出创造性叛逆存在的原因,进而指出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性和不可逾越性。并以影响创造性叛逆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背景因素为切入点,分别分析原作创作、译者以及目的语读者的背景对译文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文学翻译是译者充分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结果。  风格的翻译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译者能否有自己的风格、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评判译者风格、译者风格同原作之间应该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以傅东华所译《飘》为例,分别从遣词、造句、段落、修辞、语域、叙事风格六个方面对译者风格进行解析。  翻译的社会性也同样显示了创造性叛逆的社会属性。创造性叛逆在翻译领域外的其它社会领域的影响和作用也值得探讨。本文将从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译者地位三个方面探讨创造性叛逆的社会性命题。  本研究旨在以文学视角观察文学翻译,将文学翻译作品视为文学作品、将译者视为同原作者同等的创新主体来解析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将创造性叛逆纳入社会范畴,探讨其社会属性和命题,为创造性叛逆的发展探寻了新视角。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引言介绍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篇章结构;第一章,分析影响创造性叛逆的主要因素——背景,进一步证明创造性叛逆的客观性;第二章,结合傅译《飘》的稳本,分析创造性叛逆同译者风格的关系,从六方面解析译者风格的形成;第三章,阐述译者创造性叛逆所应把握的限度;第四章,从文化意义、社会意义、译者三个方面,简要讨论创造性叛逆的社会性问题;结论,总结全文并展望创造性叛逆理论的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长期以来,教师话语广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话语本身,例如教师话语的语音语调、课堂问题提问模式等,鲜有学者关注教师话语在课堂中的人际意义。本文欲基于马
本文力图以发掘瓦西里耶夫汉字教材对现今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意义为宗旨,对瓦西里耶夫的这部教材及其所采用的笔画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结合了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
早期对比语言学研究几乎都是语音系统的对比和结构的对比,词汇语义等不受重视。现代的语言对比研究不再局限于纯语言学的研究,而越来越多地联系到语言的文化背景、社会功能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迪亚达·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是后殖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位来自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他不仅把精力放在后殖民写作上,而且对于知识分子的现
《圣经》中的撒旦作为至善至真上帝的对立面而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恶魔原型,这个形象反映了先民们对于人性中与自然界里异己力量的认识。宗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从这个
在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中,英语教学者和研究者对词汇教学的兴趣日益增加。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被应用于词汇习得,词汇附带习得理论也因此而产生。词汇附带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
3,5-二氯吡啶是生产各种农用和医用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在农用方面,3,5-二氯吡啶可用来制备各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和除草剂[1];在医用方面,3,5-二氯吡啶可用来合成各
烯啶虫胺(试验代号:TI-304;通用名称:Nitenpyram;商品名称:Besguard)是由日本武田公司于1989年开发的烟酰亚胺类杀虫剂,并于1995年在日本获得登记。 Nitenpyram (test code:
氯虫酰胺是2000年由杜邦公司报道的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独特,属鱼尼丁受体抑制剂。该杀虫剂不仅对鳞翅目类有较好的活性,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