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单纯套扎和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179例,依据内镜下曲张静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套扎治疗组93例,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组86例,统计患者一般信息、内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记录内镜治疗前后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单纯套扎和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179例,依据内镜下曲张静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套扎治疗组93例,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组86例,统计患者一般信息、内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记录内镜治疗前后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肝脏合成功能指标(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Child-Pugh分级等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内镜治疗效果及治疗前、疗程中和治疗后1个月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肝脏合成指标和Child-Pugh分级变化。结果:1.序贯组平均治疗次数4.0(3.0~5.0)次,平均疗程4.9(3.0~6.5)月,套扎组平均治疗次数2.0(2.0~3.0)次,平均疗程2.0(1.3~4.4)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临床显效率、1年内再出血率(86.0%,27.9%)明显优于套扎组(51.6%,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套扎次数、套扎环数、早期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变化不大(P>0.05),序贯组治疗后γ-谷氨酰转肽酶较套扎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变化不明显(P>0.05),序贯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较前明显改善,而且序贯组治疗后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较套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较前改善,且序贯组较套扎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内镜下套扎和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2.与单纯套扎治疗相比,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曲张改善率更高,1年内再出血率更低,对肝功能改善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作为如今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FLD的有效治疗药物或手段。近年来,生物活性肽由于其来源广泛、种类众多以及营养调节作用良好等特点在食品、医疗等领域备受关注,其中玉米肽所具有的保肝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为改善FLD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高脂饮食的方式建立FLD大鼠模型,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的水平,探讨GPBAR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医院消化内科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体检人群28例作为对照组。收
背景:慢性便秘作为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在全球的患病率约为12%~17%[1],调查显示,我国便秘人群的患病率不容小觑,达3%~11%[2]。便秘患者中老年人较普通人群比例更高,达15%~20%[3]。慢性便秘困扰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难治性便秘临床及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新进展,但造成难治性便秘的影响因素颇多、病理机制繁杂,治疗更为困难。至今,医学界关于难治性便秘的流调乃至诊治方
目的:本研究借鉴深度森林(Deep Forest)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树的集成学习方法新思路,应用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筛选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变量,通过“人工地”建立多层随机森林模型,对人群进行分类,再分别建立模型筛选变量,以期用更优的模型解释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变量,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分析策略和思路。方法:1.本研究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中国45岁及以
目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类由代谢因素引起的肝脏病变,目前关于维生素D(VD)与MAFLD的相关性研究仍存在着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MAFLD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测定血清25(OH)D水平,探讨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对MAFLD的影响。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健康体检者,根据纳排标准确定1631名志愿者,在签署知情同意后,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血清25(O
目的:人群中肝脏药物代谢酶中CYP2C19活性受一对等位基因的调控,具有遗传多态性,分布有地域和人种差异,与多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有关。人群中较为常见的CYP2C19等位基因有*1、*2、*3、*17,其组成的基因型有10种:*1/*1、*1/*2、*1/*3、*2/*2、*2/*3、*3/*3、*1/*17、*2/*17、*3/*17及*17*17,代谢表型有4型:超快代谢型(UM)、快代谢型(EM
目的:评价相关血清学指标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价值,构建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干预,减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发生与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2019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3例,根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42例,依据患者血清TG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TG<1.7mmol/L的TG正常组,TG≥1.7mmol/L的TG升高组;再将TG升高组患者依据TG升高程度不同,
目的:通过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breath test,LHBT)检测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的发生率,分析其临床特征,并评估利福昔明联合益生菌对FLD患者SIBO的疗效,为临床防治F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
目的:评价内镜下密集套扎结合小剂量硬化剂序贯治疗及其他三种内镜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经过严格筛选的肝硬化食管胃均存在静脉曲张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1.为评估不同内镜方法止血效果,将230研究对象中178例因初次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确诊为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根据内镜下不同止血方式,分为套扎组、食管胃静脉曲张密集套扎结合硬化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