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性改造问题是近代以来引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探寻,逐渐发现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由现代的人来运作。在这种认识下,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放在了国人的国民性改造问题上。而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并且出现了很多成果。但这些研究都是集中在青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问题上,学者对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研究,可以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这段历史可以为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逻辑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与不足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写建国初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改造途径、改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建国初期,面对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三大改造完成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毛泽东提出了相应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建国初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改造的主要途径是社会改革、群众运动和文艺塑造:改造的成果主要是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国家意识形态的初步确立:改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女性地位提高的局限性、对知识分子的批判过火。第三部分主要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改造途径和改造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内整风、苏共二十大召开的情势下毛泽东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主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和培养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改造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榜样力量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改造的成果是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塑造了青年的革命精神;改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现了主观主义、浮夸风、德智体发展不均衡。第四部分主要写文革时期毛泽东关于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改造途径、改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对国内阶级矛盾的错误估计,毛泽东在发动文革的同时,也导致其国民性改造思想越发激进。文革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培养社会多面手、促使知识分子劳动化和干部革命化以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新的精神面貌;改造的主要途径是干部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动红卫兵运动。文革期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是弊大于利的改造,取得的成果主要有部分下放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知青在农村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辨别是非能力提高。文革时期国民性改造出现的问题是生活政治化、道德政治化、改造目标过于理想化、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遭到践踏。第五部分主要写笔者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评价与启示。笔者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评价是政治运动中对人进行改造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要特征、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始终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点、崇高道德理想的塑造始终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方向。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主要有要注重社会实践、提倡通俗化和大众化、发挥榜样的作用;注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移风易俗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