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第一部分: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组具有强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在人类,MDSCs的表型为HLA-DR(-)CD33(+);而作为一类重要的抑制性受体,Ig的Fc段受体Ⅱb(FcγRⅡb)在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表面广泛表达,并介导对这些细胞的负向调节反应。我们前期在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0荷瘤小鼠及肺恶性肿瘤细胞株3LL荷瘤小鼠体内发现,肿瘤组织、骨髓、脾脏、外周血中MDSCs均表达FcγRⅡb,且FcγRⅡb/-荷瘤小鼠脾脏MDSCs 比例增多;FcγRⅡb-/-MDSCs分泌的TNF-α和IFN-γ的水平增高,而IL-10、PGE2和TGF-β等具有负向调控功能的因子水平明显下降,过继输注FcγRⅡb-/-MDSCs,可延缓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推测FcγRⅡb缺陷调控MDSCs向免疫刺激表型转变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在小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皮肤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MDSCs是否同样表达FcγRⅡb;若表达,其表达量的高低在肿瘤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第二部分:B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和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新近发现,B细胞内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即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B细胞通过分泌IL-10和TGF-α等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负向调控效应,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在小鼠体内发现一群高分泌IL-10的表型为CD19hiFc γRⅡbhi的调节性B细胞。本研究在小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皮肤、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同样存在这群细胞;如果存在,该群细胞占外周血B细胞频率的高低在肿瘤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确诊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外周血标本共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男女比例1:1,年龄35-81岁,中位年龄58岁;皮肤鳞癌6例,皮肤基底细胞癌8例,Bowen’s病3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伴系统转移4例,无系统转移16例。收集苏北人民医院确诊肺恶性肿瘤的患者外周血标本共89例,其中男71例,女18例,比例4:1;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62岁;按不同病理类型:肺小细胞癌27例,肺鳞癌28例,肺腺癌34例;TNM分期Ⅰ/ⅡA期12例,ⅡB/Ⅲ/Ⅳ期77例;浸润程度T1-2 20例,T3-4 69例;伴淋巴结转移16例,无淋巴结转移73例。取正常体检者外周血标本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男女比例6:5,中位年龄33岁。外周血标本均取自患者当日血常规检查,并取得本人同意。本研究采用流式检测术检测FcγRⅡb在正常人及皮肤、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MDSCs中的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Prism6.0软件分析,探讨MDSCs表达FcγRⅡb的平均MFI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第二部分: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确诊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外周血标本共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男女比例1:1,年龄35-81岁,中位年龄58岁;皮肤鳞癌6例,皮肤基底细胞癌8例,Bowen’s病3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伴系统转移4例,无系统转移16例。收集苏北人民医院确诊肺恶性肿瘤的患者外周血标本共87例,其中男69例,女18例,比例23:6;年龄45-80岁,中位年龄62.5岁;按不同病理类型:肺小细胞癌22例,肺鳞癌31例,肺腺癌34例;TNM分期Ⅰ/ⅡA期15例,ⅡB/Ⅲ/Ⅳ期72例;浸润程度T1-2 36例,T3-4 51例;伴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62例。取正常体检者外周血标本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男女比例8:7,中位年龄30岁。外周血标本均取自患者当日血常规检查,并取得本人同意。本研究采用流式检测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FcYRⅡbhi B细胞占CD19+B细胞的比例。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Prism6.0软件分析,探讨CD19+FcγRⅡbhi B细胞频率高低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第一部分:FcγRIIb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MDSCs中的平均MFI较正常对照未见明显差别(P=0.201)。但在肺恶性肿瘤患者中,FcγRⅡb在外周血MDSCs中的平均MFI较正常对照明显上调(P=0.002);进一步研究发现,肺腺癌较正常对照FcγRⅡb在MDSCs中的平均MFI上调最明显(P=0.004),且肺腺癌与肺小细胞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5),此外,FcγRⅡb在MDSCs中的平均MFI与肺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P=0.006)、是否伴转移(P=0.023)有关,而与肿瘤浸润程度(P=0.757)、患者年龄(P=0.326)及性别(P=0.427)无关。第二部分: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未见明显差别(P=0.685)。但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较正常人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进一步研究发现,肺腺癌患者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差异最明显(P=0.007),且肺腺癌与肺小细胞癌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此外,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在肿瘤浸润程度(P=0.048)、肿瘤分期(P=0.041)、伴发转移(P=0.015)方面均与正常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与患者年龄(P=0.191)及性别(P=0.536)未见明显差别。[结论]皮肤恶性肿瘤患者FcγRⅡb在MDSCs的表达水平及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与该类疾病无明显相关性。而FcγRⅡb在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MDSCs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上调,其中肺腺癌上调最显著,且FcγRⅡb在MDSCs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此外,肺恶性肿瘤患者CD19+Fc γRⅡbhiB细胞比例在肺恶性肿瘤类型、浸润程度、TNM分期、伴发转移方面均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以上结果提示,FcγRⅡb在外周血MDSCs中的表达水平及CD19+FcγRⅡbhiB细胞比例也许可作为检测肺恶性肿瘤进程的有效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