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考克莱数据库、科学网、OVID、SCIENCE DIRECT、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取关于维奈克拉和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统计分析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共纳入11篇文献,均涉及了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的有效性研究,5篇涉及了不同去甲基化药如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的疗效对比,2篇涉及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能有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其ORR率为65%(95%CI:53%-76%)(P=0.000,I2=92.2%),CR率51%(95%CI:36%-66%)。亚组分析显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的CR率为40%(95%CI:35%-45%),联合地西他滨的CR率为41%(95%CI:36%-44%)。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的ORR率为65%(95%CI:61%-70%),联合地西他滨的CR为50%(95%CI:43%-58%)。安全性分析显示,3到4级的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为42%(95%CI:37%-447%),3到4级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44%(95%CI:37%-47%);3到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41%(95%CI:36%-46%)。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可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优于与地西他滨的联合。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干预治疗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9月至2021年0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处理组和微生态制剂组,每组26例。常规处理组患者术前予以常规肠道准备,微生态制剂组于术前5天开始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干预治疗,并持续至术后第7天。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丙
目的: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人群中高发,被认为是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及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数年来,乳腺癌的确诊人数及死亡人数持续上涨,成为女性最主要的致死因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普遍预后较差,然而,能够有效预测乳腺癌预后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联合基因生物标志物尚未见报道。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获取981例乳腺癌组织和109例正常乳腺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及对应的临床数据。使用DESeq2包筛选乳腺癌组织和正常
第一部分肠梗阻时结直肠癌患者肠神经胶质细胞和肠黏膜屏障的变化目的:探索梗阻性结直肠癌(Obstructive colorectal cancer,OCRC)患者肠神经胶质细胞和肠黏膜屏障的改变。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研究设计,共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确诊的4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将纳入的患者根据有无术前肠梗阻分为
手术切除是早期肺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术后5年复发率仍然高达30%;最近,肿瘤气腔播散被认为是肺癌的一种新的浸润方式;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肺癌组织学分型,肿瘤气腔播散是指肿瘤细胞以微乳头状细胞簇、实性癌巢或单个肿瘤细胞的形式通过气腔在肿瘤的主病灶边界以外向远处扩散。然而,肿瘤气腔播散在肺癌中的预后作用仍然是不明确的,我们当前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荟萃分析来评价肿瘤气腔播散与肺癌患者术后临床
目的:目前,针对转移性乳腺癌还未制定精确的治疗指南,如果能较准确的预测远处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有助于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列线图。方法:本研究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到2015年间8349例初诊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语言将83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3:2的比例分为建模组(n=5566)和验证组(n=2783)。首先
目的:对比亚肺叶切除联合术中近距离治疗(SR plus intraoperative brachytherapy,SRB)和单纯亚肺叶切除(Sublobar resection,SR)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8月在Pub Med、Cochrane Librar y、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TIM-3)表达情况及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局部晚期及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放疗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及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株的凋亡、增殖及转移的影响,以及HIF-1α表达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s 1,GLUT-1)、L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 te-specific proteas
目的: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更易发生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对基因突变的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基因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搜索数据库,包括Pub 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检索CAR-T与B细胞淋巴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并使用合格的临床试验,采用stata 12.0软件来对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