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模式逐渐发生改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现如今高校校园越来越大、教学区越来越美观、户外空间越来越宽敞,但现在的户外学习空间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怎样的户外学习空间适合学生进行户外学习?在这些疑惑下,一方面对重庆市中心城区高校教学区的户外学习空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于户外学习空间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感受,对于完善高校教学区户外学习空间设计理论及提升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模式逐渐发生改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现如今高校校园越来越大、教学区越来越美观、户外空间越来越宽敞,但现在的户外学习空间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怎样的户外学习空间适合学生进行户外学习?在这些疑惑下,一方面对重庆市中心城区高校教学区的户外学习空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于户外学习空间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感受,对于完善高校教学区户外学习空间设计理论及提升教学区户外学习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重庆市中心城区高校教学区户外学习空间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了其户外学习空间的分布具有集中分布型、零星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并总结了各类型户外学习空间的特点、不足和适用性,以及不同类型户外学习空间所适用的学习行为方式。(2)了解了学生户外学习行为需求,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户外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学习者户外学习行为情况普遍以1-2人学习的方式较多;经过对户外学习空间构成要素的重要性评价调查,发现使用者普遍重视空间中的基础设施、遮阳避雨设施和植物绿化;对户外学习空间的满意程度调查,发现使用者对目前的校园教学区户外学习空间比较满意,并且希望增加户外学习空间的基础设施。(3)研究发现了户外学习空间与学习者户外学习行为需求的具体联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来研究影响户外学习空间使用满意度的因素,深入分析了空间环境因素与使用者使用感受之间的量化关系:(1)舒适性与空间中的桌椅材质和数量、遮阳避雨设施、环境安静程度、整洁和绿化环境呈强相关关系;(2)安全性与夜间照明设施呈强相关关系;(3)私密性与较少受到行人打扰以及空间具有一定围合呈强相关关系;(4)易达性与道路交通便捷、与教学楼距离呈强相关关系;(5)美观性与植物种类和空间造型呈强相关关系;(6)文化性与景观艺术设施呈强相关关系。为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基础资料。(4)对户外学习空间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做了相关认知总结。主体方面主要涉及户外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类型、学习行为特性和学习心理需求;客体方面主要包括高校教学区户外学习空间类型、构成要素、特点及功能属性。(5)结合户外学习空间在舒适性方面、易达性方面、安全性方面、私密性方面、美观性方面和文化性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基于学生户外学习的舒适性需求、易达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私密性需求、美观性需求和文化性需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以西南大学本部教学区为例,分别做庭院型、广场型和游园型户外学习空间的优化设计,意图打造吸引人们在户外学习的校园。(6)结论与讨论:教学区作为校园核心区域,其户外空间的学习功能应该受到重视。但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学区户外空间缺乏学习设施、功能属性界定不明确,无法满足学生户外学习的需求。在对户外学习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户外学习行为类型和户外学习行为特性,根据户外学习心理需求对空间进行要素布置和细部优化,强调空间的学习功能,营造充满学习活力的校园空间。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存量发展的优势资源,直观深刻地反映文化景观的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及美学价值。文化游览线为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创新路径。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已有游览线研究多集中于风景名胜区、公园以及区域线性遗产等,城市尺度研究较少;定量优化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游览线主题性研究鲜见。由此本文从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游览线出发,进一步探讨主题游览线的串联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文化游览线为研究对象,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创新型、技术型等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国际各国不断地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HPS教育便是时代的产物。HPS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缩写,国际科学教育界认为,将这三个层面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将HPS教育理念与高一物理教学内容相融合,重新设计出基于HPS教学模式的教
自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现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其中信息技术和中学课程教学整合是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重点课程,其教学面临着知识点繁多、内容抽象、复杂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快速、准确地接受理解。针对初中数学中存在的较为抽象、复杂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GeoGebra是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堂辅助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更加丰富,给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给教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高考制度,通用技术学科在2017年制度了全新的课程标准,在2020年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的实际教学状况对2017年课程标准又进行了修改和补足,随之而来的是情境和案例极大程度增加的新教材。视频资源在通用技术课堂中的作用越发突显,用具象化的方式展现案例,通过多感官的
随着当前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往往在饮食上不加以控制,在日常饮食中食入大量脂肪过高的食物,从而导致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营养过剩导致体重较重,以至于身体出现肥胖,而这些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病理医生在进行病理学诊断时,需要根据区域组织中正常肝细胞、脂变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的分类以及分布情况,然后结合病理学经验做出最终的诊断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细胞图像特征
文字作为一种用符号记录信息的方式和工具,是文化的传承者,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在人文交流、知识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文本检测领域的研究是计算机研究领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检测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包括场景文本检测、卡片票券的信息提取、机器人视觉中的目标检测、古籍图像中的字符检测等。当前,学术界有较多针对古籍图像的文本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古代拉丁文手稿图像,国内的研
工厂化叶菜种植可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自然的束缚,能保持蔬菜供应稳定。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工厂化叶菜种植发展迅速,生产过程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收割流水线上切割后的叶菜,目前在国内外仍然以人工作业进行卸菜为主,尚未有文献报道收割流水线上的此种设备。如何实现收割流水线上的卸菜过程机械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研发一种与收割流水线匹配工作的卸菜装置,实现机械化卸菜,从而完善工厂化叶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修保养关系着交通畅通甚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桥梁混凝土缺陷的检测则是桥梁维修保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从力学角度看,这些缺陷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但会给桥梁结构埋下安全隐患,任其发展最终将破坏桥梁的使用功能,缩短其寿命。因此,高效智能地检测出桥梁混凝土的缺陷对于桥梁维修保养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桥梁检修方法所存在的人力成本高、时效性差、主观性强等诸多问题越
在当前的课改形式下,学校需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科普类、实践类和心理咨询类共11种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开设科普类综合实践课程,笔者负责机器人模块的教学工作,但以往都是以社团和竞赛模式开展工作,现在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机器人教学必须从竞赛教学向普及教学转型。目前这一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用,所以开发适合学校综合实践
信息学奥赛是一种编程类竞赛活动,在中小学阶段开展,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我国选拔和培养计算机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信息学奥赛内容抽象且难度大,很少有学生经过自己单独学习后参加比赛的。目前,大部分参加信息学奥赛的中小学生都是通过各中小学校开设的信息奥赛课程培养后再去参赛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目前初中信息学奥赛课程辅导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时间不够、课堂低效、学生接收水平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