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定向研究属于教育心理的前沿课题,是社会认知取向在动机研究中的具体体现。大量的相关研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证实了目标定向对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机制的影响。研究高中生的目标定向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既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具有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使用自编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高中生目标定向问卷,对辽阳市和大连市三所高中的115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经过探索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交叉证实,发现高中生目标定向结构包括掌握目标、成绩目标、社会关注目标、社会交往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社会地位目标六个维度。进一步对其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发现高中生目标定向的总体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关注目标定向上,一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在掌握目标定向上,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与三年级;在社会交往目标上,高一学生和高二显著高于高三;高中三个年级在社会责任目标上差异均达到显著,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女生社会交往目标定向和社会责任目标定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的社会交往目标定向水平显著高于理科生,而在其他目标定向维度不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在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讨中发现,目标定向与高中生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其中掌握目标定向、社会关注目标定向和社会地位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以掌握目标定向预测力最强,依次是社会关注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定向。